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19日电 楼兰考古队在对被盗墓葬清理后发现,这个墓葬的前后墓室、前室中心柱均有壁画遗存。这是迄今为止在楼兰发掘的墓葬中首次发现的壁画。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玉忠研究员说,尽管部分壁画中人物头部画面漫漶,但可辨部分也充分显示出壁画在线条、色彩运用上娴熟、简洁的风格。
在前室墓门右侧,绘有一盘腿坐的侧身人像,旁边是一跪着的供养人。门左侧绘一独角兽(形状似牛)。东壁绘有6个人物形象,有的留长须,或举高角杯,或持碗,或一手在指着什么。人物中有男有女,从华丽的服饰看,应为墓主人生活的写照,但头部或剥落或被涂了一层泥而辨认不清。西壁是一白一红的两驼相咬图,白驼和红驼相互咬着对方的后腿,在白驼和红驼后各站立一人,手持长棍,直指驼嘴,试图拨开咬着的驼腿。北壁墓后室门右侧,绘有站立的一人,左侧绘一前足腾空、后足蹬地的马,马的对面似也绘一人,图形不清。墓前室的中心柱,直径50厘米,底座呈方形,通体绘圆形图案。后室四壁壁画与中心柱相同,均绘圆形图案。
张玉忠分析说,总体来看,壁画造型技法单纯,表现手段比较单一。东壁6个人物的构图呈程式化的平稳横向排列,人物造型亦无大的动态,整体风格稳重、平板,装饰性强。绘画技法使用“勾线平涂”的方法,线条简洁,但有粗细及颜色的变化,以表现人物面部、手部及服饰不同部位的不同质感;平涂部分多用朱色、褚色和青色,色彩厚重但不失艳丽。
较为独特的是独角兽造型,富于动态,在技法上基本采用不勾线的“没骨法”,笔法自由。眼、嘴、耳处勾以朱线突出局部,使形象更加生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