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300.38!南疆复播大豆推广又增加一个新品种

作者: 刘秦    来源: 泽普融媒    日期: 2023-10-07

  金秋十月,在新疆大豆育种家泽普基地内,大片成熟的大豆棵棵挺拔,硕果累累,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豆荚映入眼帘,由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泽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行业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共同对耐盐碱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生118复播进行实打实收现场测产验收,测得东生118复播大豆亩产300.38公斤。

  测产现场,专家和农技人员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全国大豆测产办法》,对示范基地的大豆进行现场收割,经丈量、机械收获脱粒、称重、水分测定、取样测定杂质率等环节,进行测产测收。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献忠说:“这是我们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培育的耐盐碱大豆东生118,今天测出了300公斤的产量,感到非常的高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将耐盐碱的基因导入大豆品种中,能够在复播的情况下,达到三百公斤,为我国的大豆振兴计划提供了很好的种质。”

  据了解,专家组选取的测产田面积为1.54亩,收获籽粒鲜重470.9公斤,杂质率为3.53%,平均水分为13.1%,按13%标准含水量折算,耐盐碱大豆东生118亩产为300.38公斤。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新疆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站长严勇亮说道:“在新疆大豆育种家泽普基地,我们采用的是干播湿出的耐盐碱品种,今天获得了300公斤的高产,我们非常喜悦。今后,我们将通过耐盐碱品种选育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让盐碱地能够为我国大豆有效供给作出更多贡献。”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近年来,泽普县依托小麦、大豆育种家泽普基地,积极与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效率,为当地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支撑,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新疆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在我们县开展大豆育种已经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院县合作中,选育出了5个适合于南疆的复播大豆品种,已经在全南疆推广。此次新引进的耐盐碱大豆品种东生118实产达到了300公斤以上,为南疆复播大豆推广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泽普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周琰说道。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