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德蕴山城·最美富蕴”系列报道(十一)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精神永立,“矿二代”的坚守和传承

作者:    来源: 富蕴县委宣传部    日期: 2023-02-27

  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刻写了新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为在富蕴县各族干部群众中掀起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热潮,推出“德蕴山城·最美富蕴”系列报道,全面宣传“民族团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领域的典型人物,激发起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今日刊发《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精神永立,“矿二代”的坚守和传承》

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精神永立,“矿二代”的坚守和传承

通讯员:傅轩

微信图片_20221107195009

  巴哈提别克,197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82年退役。退役后,他秉持着退役不褪色的精神,成为可可托海“淘宝人”,将可可托海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用“集物记事”的方式留存、呈现。

  富蕴县可可托海曾是“宝石之乡”,也曾是新中国的矿业重镇。上个世纪50年代,因国防需要,可可托海“隐身”为“111矿”,全国各地的矿业技术人员和成千上万从前线回国的退伍军人秘密汇聚于此,与可可托海人一起为祖国“凿岩挖宝”。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所使用的铯;1971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联合实验所使用的钽和铌,均来自“111矿”。

  1999年,完成“使命”的大批职工离开可可托海,他们的旧物件、旧票据、旧书报等堆满了街道。巴哈提别克在“垃圾堆”中找“宝贝”,小到布票、粮票、邮票;大到苏制拉运矿石的马车、旧式苏联钢丝床……照巴哈提别克的话来说,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承载着一段记忆,若能把每个节点的物件收集起来,就能还原一段历史。这是巴哈提别克作为一位老兵对自己赋予的使命,也是作为曾经的矿工、传承老一辈“工匠”精神的坚守和荣光。

  2017年,当得知阿勒泰地区要把可可托海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时,巴哈提别克将收藏20多年的2000余件矿区老物件和所有的珍贵资料归类整理、悉数捐给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希望它们能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人了解可可托海的“全貌”、铭记那段历史和可可托海精神。

  2018年,巴哈提别克接受邀请到陈列馆担任义务讲解员;2019年,被特聘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访谈课教师,参加可可托海历史课题研究和学员授课;2022年初,作为特邀嘉宾来到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组,参加《可可托海“淘宝人”》节目录制。

  20多年来,巴哈提别克秉持着退役不褪色的精神,在延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中坚守。“我想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向后人传递可可托海精神。”巴哈提别克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以军人的姿态继续讲述着那段“红色记忆”。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