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非凡十年·魅力水磨沟】生态答卷写在碧水蓝天上

作者: 许爱云    来源: 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2-09-29

  编前语:水磨沟区坐拥风景名胜水磨沟公园,红山、水塔山、虹桥山、清泉山、温泉山、雪莲山、水磨河“六山一河”等景区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区风景画。还有南湖广场、文化公园、东部三个村广袤的草原和花海,勾勒出水磨沟区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近年来,水磨沟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绿色城区,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空间形态高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奋力谱写幸福美好水磨沟区的绚丽篇章。

  “十四五”期间,水磨沟区按照“生态固本、文化强基、产业协同”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一带两区五基地八大产业”发展布局,加强产城融合和产业功能布局,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疆引领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产业示范区、宜居宜业宜养生活样板区。

  人文宜居水磨沟区

  用生态底色描绘绿色发展画卷

南湖广场

  9月26日下午,书法家王翰沿着水磨沟公园转了一圈,公园中流水淙淙,游鱼欢跳,一圈走下来,心情惬意又舒畅。十年来,这是他每天饭后的必做功课。不久前,90岁高龄的歌唱家陶思梦也从市中心一幢高层搬来水磨沟公园对面的世界公园居住,孩子们帮她买房子的唯一理由就是,这里生态环境好,距离公园近,每天能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家每天早晨弹钢琴之外就是到处走走,出门就到水磨沟公园,看看河水,锻炼锻炼身体养养肺。回到家里,一眼就能看到窗外巍峨的博格达峰矗立在眼前,用陶老师自己的话说,晚年生活充满乐趣和自由。有人问她什么时候告老回湖南家乡啊,陶老师说,新疆就是我的家,准备在乌鲁木齐诗意地居住。

水磨沟公园美景

  十年来,在老百姓心目中,水磨沟区已是绿化带连片,生态景观长廊蜿蜒的生态宜居主城区,从会展大道到华光街,从南湖广场到新民西街,品种丰富的宿根花卉、郁郁葱葱的乔灌木、形态各异的花堆景观……每天清晨,市民刘清乘坐D009城市快线从会展大道到北门上班,戴上耳机听着音乐,看着车窗外姹紫嫣红的景观长廊,心情无比惬意。绿色早已融入水磨沟区人的生活。

水磨河

乌鲁木齐人的记忆之河

水磨河游戏的野鸭 王磊摄

  水磨河是乌鲁木齐市唯一一条四季长流不息的河流,这个寄托了许多在外求学工作的乌鲁木齐人集体记忆的河流,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班族们开车而过的间隙,会看到沿河两岸水鸟蹁跹,以成群野鸭、鸊鷉为代表的“候鸟”成为这里的常客,还有白鹭和侏鸬鹚等世界濒危物种在这里栖息,真正实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越来越多的野鸭在水磨河栖息,说明这里水质及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鸟类专家马鸣从专业角度解读了水磨河的生态变化。

  水磨沟区七纺街道沿河路社区巡河员王文彬也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以前河道狭窄、杂草丛生,违建紧邻岸边,还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倒污水。现在的水磨河,一年四季,季季都有不同风景。”“记忆中的水磨河”又回来了,现在王文彬巡河工作是走在风景里。王文彬感受到的变化背后,离不开水磨沟区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的持续推进。

  十年来,水磨沟区政府分别完成水磨河(水磨沟区段)景观改造工程,形成了 “一河、五区、二十四景”的景观风貌,打造了长约11.2千米的滨河景观带。水磨沟区园林局副局长王树林告诉记者,改造后的水磨河河水更清、河道更宽、地面更绿,形成自然与城市共生、历史与文化交融、绿色与健康引领的城市滨水公共绿色空间。目前,水磨河景观沿线,成了乌鲁木齐靓丽的地标,也是市民外出的最佳“打卡地”。

  因在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等方面治理成效显著,有较好示范作用,水磨河被评选为新疆2021年度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到现在飞鸟翔集、锦鳞游泳的生态宜居胜地,这一切变化是水磨沟区扎实推进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优美的环境,带动了附近居民的小生意,烧烤摊主王崇林就在水磨沟公园摆摊,现在每天都有三五百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政府持续推进水磨河流域生态修复,通过扩水、增绿等举措,该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示范街区的打造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水磨沟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优美环境,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环境幸福感、获得感。

  水磨河孕育了无穷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左宗棠、林则徐、纪晓岚等名人均在此留下历史印记,红山、水塔山、虹桥山、清泉山、温泉山、雪莲山、水磨河“六山一河”景区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区风景画廊。水磨沟公园、红山公园是历史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目前均属于国家4A级景区。与水磨沟公园遥遥相望的红山公园以城市绿肺的形式存在于市中心,成为中小学生们研学游走大自然和了解乌鲁木齐城市生态变迁的好去处,也成为乌鲁木齐市民节假日放松心情的家门口的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还有南湖公园,园内逐渐完善的绿化和健身设施,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这里乘载了轮滑少年的梦想,乘载了广场舞队员们退休后的欢乐时光。高楼掩映在湖水中的美丽景观已经风靡微信朋友圈,甚至成为许多人电脑的屏保。

  对于会展大道的记忆市民薛女士一直记忆犹新:10年前,会展大道向北走到头向西拐,当时是一条“断头路”,由于很少有社会车辆行驶,我就开着自家车到这里来练倒车。当时,这里没有树木,非常空旷,夏天也比较晒。如今,道路两边有乔木类香樟、广玉兰、棕榈,灌木类珊瑚树、大叶黄杨、雀舌黄杨、海桐树……树种丰富,颜色多样,原来的树品种单一,颜色就一种绿。而现在,徜徉在这条道上,满满的幸福感,树叶有黄的,有红的,还有海棠红等,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美丽如画。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出门就有小游园,随便在城区走走,就行走在风景中。”

  近年,水磨沟区分别完成对南湖南路和西虹东路两条路段的绿化品质提升改造,完成对观园路及会展片区8条道路进行绿化和常态化提升改造。对道路绿化带苗木和行道树进行补栽,在道路端口摆放地面盆景,打造色彩丰富、形式各异的景观。

  此外,水磨沟区园林局还在原有的植被基础上,加快对城中部分生态承载脆弱的裸露山体进行荒山绿化。对裸露空地、无法规划建设的三角地和楔形地进行综合性改造,通过覆盖绿色植被等方式,新增改建一个个四季有景、功能齐全的小游园和绿道,让市民出行百余米即可步入绿色空间。水磨沟区用绿色基底涵养城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市民、游客有了更多近水亲山、文脉传承的公共空间。

红山公园美景

  十年来,水磨沟区紧抓“树上山”“地变绿”重大工程建设,提升城区绿地品质。完成水塔山、清泉山的绿化补植工作,完成雪莲山、一龙荒山等荒山造林,完成“树上山”“地变绿”912亩。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区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区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还陆续提升主城区12条街区道路两侧绿地品质,实施墙体、楼面、陡坡、裸岩垂直绿化工程,同时将大型绿地红山公园、水磨沟公园、南湖广场以及两个特色文化街区串连,21处口袋公园、微型绿地镶嵌其中,提升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做好城区慢行系统整体设计,结合水磨沟公园、水塔山公园、红山公园和南湖广场,打造各具特色的慢行系统环线。

  水磨沟区园林局副局长王树林说:“水磨沟区先后打造了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改造完成后带动了城区品质提升,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宜居水平。”

  城市后花园

  生态美助力乡村振兴

  如果说南山是乌鲁木齐生态旅游的前哨,那么水磨沟区就是城市妥妥的后花园。周末,到水磨沟公园转一转,到石人子沟放个风筝,到“水墨天山”徒个步,在花海中走一走,已经是许多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水磨沟区签约111.15亿元,其中东部三个村为主的乡村振兴生态旅游项目签约8亿元。未来东部三个村将是乌鲁木齐人短途休闲度假的优质目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繁荣发展产业为根本,持续在生态美的基础上做“休闲”文章,下活绿色生态+宜居宜业“一盘棋”,拓宽发展思路,让更多人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依托东部三个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冰雪经济、乡村文化、传统民俗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特色农牧业,积极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成为“旅游休闲度假的观光区,高品质生活康养服务区”。

  环境美、产业兴、村民富、气象新……既添生态颜值,又增经济价值已经成为水磨沟区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东部三个村的农牧民如今享受到了生态红利,日子越过越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得以彰显。

市民徒步“水墨天山” 图片来自网络

  位于水磨沟区石人子沟蝴蝶谷以东,距市区25公里的“水墨天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西部首条、全国第九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自开建以来就受到疆内外徒步爱好者青睐。“水墨天山”沿途自然风景和植被将低山草甸、沟谷、森林、灌木等串联起来,突出安全、健康、环保的理念。忙碌了一周的工作后,周末和亲友们在“水墨天山”欢笑声中徒个步,吸吸氧气,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已经是许多乌鲁木齐人健康而又时尚的选择。

每年夏天红湾花海成为市民必去的打卡地 王磊摄

  还有位于水磨沟区东部三个村之一的石人子沟村红湾花海景区,百亩花田绚丽又壮观,这里有郁金香、牡丹、芍药、鲁冰花、百日菊、格桑花、蓝亚麻、飞燕草、鼠尾草以及红豆草等。每年六月左右百亩花海陆续绽放,姹紫嫣红,是乌鲁木齐市民最近的赏花好去处。

  十年来,水磨沟区的居民不出城尽享生态之美,居闹市乐享品质之变。今天的水磨沟区,街道绿化景观成为城市画廊,绿地公园开门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由内向外散发着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魅力。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4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