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
一位人称"二哥"的大学生,曾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营销策划主管。但"K粉"即使他堕落为罪犯。在吸食毒品后,"二哥"手头中的80多万存款,不到两年时间就被折腾一空,为了继续"high",他竟然做起了毒品生意。身陷樊笼之后,追溯昔日光景,他悔恨不已。
6月17日,伊宁市44岁的克里木找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吸毒到戒毒、劳教,再到2年前发现携有艾滋病病毒的经历。如今,克里木已是家破人亡,冬天住在坟场里的窝棚里,夏日睡在别人家屋顶上。交谈间,克里木不停地用手挠抓大腿,腿上的多处疮疤已经开始溃烂。
与他们一样,因为吸毒,许多家庭因此解体。为了"搞"到毒资,许多吸毒者走上了不归路。
在新疆伊宁市,记者走进胜利街×巷×号,昏暗的屋里恶臭难闻,躺在炕上的古丽纳尔脸色灰黑,形容枯槁。6岁的女儿英提沙尔蓬头垢面,双眸流露出这个年龄段孩童不应有的惊恐。因为,病倒的妈妈和年迈的奶奶阿提卡木已顾不上照顾她了。
 |
阿提卡木和孙女在照顾患病的女儿。 |
 |
新疆西湖戒毒所戒毒人员在晨练。 |
 |
戒毒人员在宿舍里浇花。 |
 |
亲属帮教戒毒人员。 |
 |
戒毒人员在接受心理咨询。 |
阿提卡木一边用手赶走盯在女儿脸上的苍蝇,一边抹着眼泪说:"女儿是被女婿牙库甫传染的。现在女婿跑了,三个儿子都吸毒,其中一个还进了劳教所,家财都被败光了,连治病的钱都没有了。"
"我受不了了,全身发烫,我该怎么办……",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古丽纳尔突然惊叫起来,"放开我,我要到地下躺着!"输液针头从手上脱落下来。看着床上不断抽搐的妈妈,小英提沙尔不被吓得不轻。
吸毒和犯罪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吸光自家的全部财产之后,就会铤而走险。一名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在新疆伊宁市男性吸毒者中,大多数涉嫌犯罪;女性"瘾君子"则多以出卖肉体赚钱吸毒。为了过毒瘾,部分吸毒人员甚至将毒爪伸向在校青少年。
缉毒民警,在生死之中救助吸毒者
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禁毒斗争中,缉毒民警几乎是在与死神赛跑,以期挽救吸毒者的生命,唤醒沉沦的灵魂。
英阿亚提派出所指导员汤建武说:公安民警对毒品最是深恶痛绝,我的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几年前陪人在酒吧喝酒,看见别在吸毒,他乘酒兴便"尝"了一口,随后就染上了毒瘾,一发不可收拾!
"是我亲自把他送进了戒毒所,吸毒者永远都会后悔,但是他出来以后还在继续吸毒,现在又进了戒毒所……"
治安联防员黑力力说,吸毒人员大多存在心理问题,他们身上带有刀子,因为抓捕吸毒者,我先后七次受伤,身上至今还有五处伤疤。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巴吸毒者送进戒毒所,让他们忘掉过去,借调毒瘾,重新生活。
对那些屡禁不止的"瘾君子",劳动教养或许是挽救的终极手段。然而,要办理一起这样的案件,公安干警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劳动。首先要带吸毒者去尿检、如果呈阳性者办案民警便与其谈话,照相并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三个月后,再带其去尿检、如果还是阳性,便带其到法制科,与家人、朋友一起谈话,同时取得居委会的证明、户籍证明;符合合劳教条件的,经批准后将其带至劳教所。
西湖戒毒所是新疆唯一一所专业化戒毒劳教所,主要承担着对复吸人员经过强制戒毒后的劳动教养和戒毒后的身体恢复,巩固戒毒效果。今年"6·26"前夕,记者来到这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戒毒所采取人文关怀,帮助吸毒人员彻底戒断毒瘾的过程。
戒毒所工作人员说,我们对吸毒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掌握吸毒人员的身体变化,以便"对症下药"。如今,西湖戒毒所已被建成花园式的劳教场所,工作人员还极力营造温馨的帮教氛围,发动吸毒人员家属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教工作,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促进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新疆加大了对涉毒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第一季度,新疆公安机关破获毒品案件260多起。在毒品重灾区,政府部门联合行动,实行"四帮一"政策,由政府领导、公安干警、干部家属、社区干部等共同帮助吸毒者重新生活,并且取得一定成效。
伊宁市英阿亚提派出所指导员汤建武说,毒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涉毒案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禁毒工作重在预防。公安部门提醒家长、居民,毒品危害离我们越来越近,青少年一旦染上毒瘾,将会影响终身,只有家庭、社区、全社会联合起来,防毒患于未然,才能保证我们健康地生活。
吸毒是违法的,但吸毒者又是病人,是受害者,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法理与情理间,新疆社会各界一方面对贩毒吸毒给予必要的打击,一方面对伸出关爱之手,对那些浪子回头、希望脱离苦海的沉沦者,积极施救。
或许,正是因为人类的良知,战胜毒魔的希望才能永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