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网谈 <<< 往期内容 >>>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10-63076415 传真:010-63073507

 

"亲情之声"让改造之路不再漫长

    12月6日,新疆巴音郭楞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到库尔勒市区参观。塔里木石油展览馆李馆长向服刑人员介绍油田的发展潜力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宏伟蓝图。"你们是展览馆接待的最特殊的一批参观者。看到你们向往科学、热爱学习的精神面貌,我很高兴。希望你们多学技术,出来后为西部开发贡献力量。"
新疆女子监狱生产车间,
一名女干部和服刑人员谈心
在新疆女子监狱刺绣车间,
一名女干部正向服刑人员面授技艺。
新疆监狱开设了“亲情热线”,
服刑人员可以通过电话与家人谈心。

    家在库尔勒市的服刑人员阿里木·买买提激动地说,今天出来参观路过我家门口,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短短5年时间,家门前的马路宽了,孔雀河的风景更美了;回去以后我要把家乡变化告诉狱友,把参观感受变成改造的动力。
    30岁的服刑人员王军告诉记者,监狱并没有外界想象的

那样神秘和封闭,住宿和生活条件都很好,和社会的距离也近了,谢谢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关心。
  和田监狱坐落在海拔2600米的昆仑山上,这里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很大,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记者到和田监狱第一监区采访,所见所闻使人感到非常惊讶:犯人整齐地坐在温暖整洁的监舍内看电视,阳台上摆放着鲜艳的盆花,鱼缸里的金鱼游来游去。
   为了提高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新疆第一监狱和乌鲁木齐市一些书店联系,定期把各种图书和最新杂志搬到监狱,让犯人到书市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几乎在新疆每一个监狱,服刑人员都可以通过"亲情之声"广播热线坦露自己的心声,并向狱友点播歌曲。在新疆监狱兴起的亲情教育活动,为服刑人员营造了人性化的生活环境:亲情话巴、音乐餐厅、宣泄室、心理矫治室。
    喀什监狱第一监区区长李延平说:"亲情教育活动把解决罪犯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相结合,突出了人性化管理,可以达到个别教育的效果。"
    服刑人员唐为民入狱后,情绪极不稳定,数次脱逃未遂。"亲情接待岗"了解到他不安心改造的主要原因是入狱后两个孩子在内地,由70多岁的岳母照顾,其妻去向不明,生活十分困难,孩子面临辍学。
    于是,监区在全体民警中发起了"献爱心、助改造"活动,将400多元钱和全体民警的一封信寄到唐为民家中。得知民警们为他家里所做的一切,唐为民心情不能平静,从此他下定决心好好改造,用实际行动回报政府和干部的关爱。
    2002年,司法部提出加快我国监狱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以来,新疆监狱为了让社会了解监狱、让社会参与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工作做了改革。2003年,罪犯的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改好率达到90%。同时,新疆监狱加强民警的岗位和业务能力培训,监狱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完)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