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因为我们是在内地,2008年第一次到新疆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认识了温院长等一些名流。当时他们也表达出这种愿望,希望能和内地的科学家有一些交流,使得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共享。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时也是闲聊,我也出了一些建议。
我说新疆太美了,不来不知道,来了之后确实是“新疆亚克西”,这是语言没法形容的。因为每次来都是干活,一些景点也就没去。也听朋友说喀纳斯非常漂亮,喀纳斯这个名字也很洋气,它是没有人烟的污染。也因为喀纳斯的神秘,所以大家都很向往它,而且它也很洋气。如果我们把这种活动办成持续的话,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品牌,覆盖的面不宜国小。
最后提建议的时候,我说最好叫“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而不是喀纳斯生命科学峰会或者是医学峰会等这样的名称。因为科学和艺术本身是相通的,科学家本身也很热爱艺术。如果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办出一些特色,不要把大家搞的压力很大,很累,反而很轻松。一般以前都是科学家和科学家交流,那科学家和艺术家交流起来是另外一种感受。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和工程院和科学院进行了接触,大家都很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两院的资源也很丰富,科学和艺术不光是生命科学和医学了,其他的科学一样可以进入,但品牌就是叫“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艺术家不管是从事声乐的也好,舞蹈的也好,书法的也好,摄影的也好都可以到这里来和科学家一起进行交流、进行切磋。
所以我们就开始付诸实施。喀纳斯论坛的标志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和可持续的。当时我请了清华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的教授,按照我们对喀纳斯科学艺术论坛的理解和喀纳斯本身山川地貌的特点,专门设计出来的。这个M相当于雪山,同时也象征科学与与艺术论坛峰会的意思,名家云集。这个颜色是从绿到蓝,表明了从森林向草原的过度,衡着有一笔画过来的,这是代表湖泊在阳光底下。这样我们的自然景观和峰会的意思就出来了。
活动从第一次举办工程院院士通讯做了长篇的报道。当时领导和院士来了以后觉得很有特色,以它为品牌,并不意味着每年必须都跑到喀纳斯去开会。就像中关村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只要在我们新疆举办,就无所谓了,这就是喀纳斯了。这样就很好地把喀纳斯和新疆的自然美景宣传出去,也同时把国内外的科学家吸引到新疆来。
而且第一届也确实安排了从事书法、摄影、摄像的艺术家进行了交流,这次声乐和舞蹈的艺术家也来了,明年的艺术家会更多,科学家也会更多。今年就已经出现这个情况,报名排队,不是每个院士都有机会做报告,而是把安排不出来的时间安排到今天下午,集中对当地重大急需的科学问题作出评点和点拨、提建议,出谋划策等。
例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小会。这个大会之后,比如说到了喀纳斯会专门有一个关门小会,这些名家会针对新疆的发展建言献策。我觉得这个非常好。
第一届的时候,大家到了喀纳斯之后都已经很熟了,内地来的科学家和领导就直接开始讲了,因为是通过前期的沟通和交流已经做了决定的。像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曹玉林教授说:“一附院院长温浩提出来说,能不能够帮助新疆组织工程国家中心。”因为曹院长本人就是组织工程国家中心的主任。我就表了态,我同意帮助新疆资源建设组织工程国家中心。因为我这里生物芯片国家工程中心在新疆全国是第一个,现在已经发展到六个。
接下来,同仁医院的院长说:“根据新疆的需求,考虑同仁医院帮助新疆建设一个耳鼻喉科外科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院士他们建议应该明列新疆地方病的特色,然后积极地向科技部申请,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8月份提出来的,10月份申请就批了。
这是很难很难的。今天科技部技术司的司长,重点实验室是他管,这在内地是打破头都不一定打下来的。所以建立重大传染病省级重点实验室,两三年过去考评完如果合格的话,就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每年有上千万的经费。
通过这些活动,内地科学家也有机会帮助新疆来发展,新疆同时也借助各平台广泛和内地科学家进行很多很多的交流。当地业内人士告诉我说,很难申请到国家经费。通过这个合作,一开始起步就很高,国家科技部863专项,国家卫生部重大传染病专项。我们共同研究,共同发文章,温院长是通讯作者。第一篇针对新疆五大高发病宫颈癌,用生物芯片找到了人身上的标志去做检测。就发现我们在内地发现基因变化的频率和在新疆,因为有少数民族测出来的就不一样。
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在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出来了。像这些互动之后加深了大家的友谊,大家见面以后非常亲热。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的话,我们都二话不说。
同时也让大家看到,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完美的,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的。科学和艺术交流,人得到了放松,就成了完整的人,不然就成了工作机器。
所以每一次大会的图片集也是很有意思的。有大家的作品,有大家交流的场景。从第一次办会到现在是三次,但办会水平的提升是非常快的,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更完善。所以今天哈院长说的,我认为极有可能慢慢会变成在整个中亚地区很有名的品牌会议。我们在想,明年和后年开始请国外的专家也加入进来,把它变成很有特色的品牌会议。或者说把国内外的校长召集到一起开会,很有意思了。
对。因为结核病是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容易得这个病,西南西北是重灾区。这样的情况了解了之后,对于高发的感染性疾病像结核、乙肝及时合作开发新的技术产品,能够快速地帮助做诊断。
另外一个事情我们也在考虑。由国家中心通过协商之后,准备给喀什捐献一批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生物芯片试剂,帮助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借助这些医疗器材对当地的结核病发生情况及早地作出诊断和监控,缓解结核病高发。
反正每一次来都有一些新的了解和想法。很奇怪的是到新疆来就是有想法。有时候开玩笑,在内地我们是不喝酒,到新疆来就自己找酒喝了,喝了还不醉,喝了酒之后人的想法还很多,交流起来也很放松。我们有一个院士来了一次,第二次又来,第三次又来了。这是很少的,一般的话来第一次他就不来第二次了。
今年最有特色的就是医学转化。今年是第一次请了这么多医院的院长来,以前都是院士来,院士主要还是从事科研。因为转化医学是科研要到临床上去,临床先提出问题来,研究完以后最后可用的东西能解决实际问题再回到临床。这一环如果没有临床的大夫和院长这在是不行的。另外就是政府官员。无形之中按照现在大趋势发展需求,相应的人会在这里云集。工程院医药卫生学会的主任杨胜利院士讲的就是转化医学,讲的也很切题。
从事科研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发文章,是为了要转化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给老百姓造福。我们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这次论坛把这个事提的那么高,提的那么清楚,包括科技部的张司长都提了转化的问题。大家已经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在清楚的认识之下,希望从以前的散兵游勇,单兵作战,偶发性变成规模化、集团化的、有组织的科学工作和实践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