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疆频道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访八师147团中学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司兴丽
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主持人:李雪
【13:38:44】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点击新华网和兵团网为您推出的联合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来到兵团第八师147团,在这里我们很高兴见到了147团中学的物理老师司兴丽,并且我们有幸的走进她温馨的小家中,在这里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和生活。你好,两位。
【13:42:49】
司兴丽
您好。
【13:43:05】
主持人
司老师,您先跟我们介绍一下。
【13:44:45】
司兴丽
我叫司兴丽,我是2006年的志愿者,通过参加西部计划这个活动来到了兵团147团,来到兵团并没有感觉到陌生,因为在这有很多人说话的口音让我感到非常的亲近,没有觉得很陌生,来到兵团后在张霞书记的带领下,把我们一步一步的送到了147团中学,来到中学我们的叶书记对我们的关心也非常到位,给我们准备一些生活用品,被褥啊,盆子啊等等。在宿舍里把床给我们铺的好好的,非常的感动。再后来就是我们的甘书记,甘书记和张霞书记过年过节的不断地到学校去慰问我们,我们都非常的激动和感动。刚当上老师的时候感觉不适应,离家那么远,心里面还是想家的,但后来跟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了,也就没感觉到多寂寞了,感觉到这的学生非常淳朴,自立能力也比较强,特别是我看到那些孩子,自己在家还要带弟弟妹妹,还要做饭,照顾家里面的一切,父母在连队几天都不回来,我就觉得这样的同学非常的了不起。
【13:45:23】
司兴丽
刚来到这之后我再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些老教师给我指点一些经验给我指出一些我在工作中的问题,我都虚心接受,改正过来,让自己以后的工作能力逐渐的提高,也获得了一些成绩,有时候评上了团先进,校先进,我觉得收获很大,心里面非常的高兴。到学校之后刚开始的条件不是特别好,向我们的那个综合楼都非常的旧,学生都没在那里面上课,有一些办公室在那里头,一些领导在里面。现在也都加固了,新餐厅也都盖了,条件改变的非常大,所以我决定要留下来。
【13:46:29】
主持人
您身边的这位是您丈夫,那您也是支持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吗?
【13:47:17】
司兴丽丈夫
我不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是03年,我们整个农牧团场在石河子文化宫招聘老师,通过这样的机会来到我们学校,来到147团,成为一名历史老师。
【13:47:31】
主持人
您跟您爱人都是147团中学的老师。
【13:47:48】
司兴丽丈夫
她是来西部计划以后,我们在学校认识的。
【13:48:02】
主持人
那您觉得你您从内地到新疆来以后差距大吗?
【13:50:09】
司兴丽
没来的时候感觉,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才能到学校,天天吃肉,吃不上菜。
【13:52:16】
司兴丽丈夫
刚开始我们来的时候,我从重庆过来,走兰新线嘛,会经过一大片那种荒凉的地方,看到这个地方就觉得是没有洗澡水,没有水喝,但是当真正的走进石河子的时候才发现真是一个绿洲,我们来了十年,刚才我们聊了,我的工资可能都涨了6、7倍了,还有我们小城镇的建设,变化非常非常快,我们留在这个地方,各级领导都比较重视,关心,还有就是在147团氛围都很好,还有就是我爱人说到的,孩子都很朴实,我们这的职工都非常有诚信,那就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诚信教育,所以学校的学风就比较好。不管是工作,生活有什么困难,你提出来,学校都会给你尽力解决。像他们志愿者,在中学楼里专门有一个小二楼,团长给他们配备了热水器,炊具,活动室还有电视应有尽有,条件是非常好的,后来有不少志愿者都留到了这个地方,不仅是我爱人留到了这里。还有我姐,张成荣,我不知道你们在团场采访过她没有,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前景给了你一个很大的平台,我也是通过这样的平台才走到了学校的团委书记。
【13:52:42】
主持人
你们两位在工作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学生的肯定。在来到新疆来到兵团以前,对新疆和兵团有了解吗?
【13:53:00】
司兴丽
不怎么了解,我以为兵团都是当兵人家的孩子,教的学生都是当兵人家的孩子。
【13:53:53】
司兴丽丈夫
我来的时候我们同学打电话问我:说你们兵团说是部队,有连长,团长。我就给他解释说,这是我们一种特别的行政体制,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制,我还给他们讲了,我们每年开春的军训,这在内地是看不到的。
【13:54:07】
主持人
我们知道也有很多的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回到了老家,那你们当时为什么会选择留下来呢?
【13:55:42】
司兴丽丈夫
我当时留下来的原因是我跟我爱人有点像似,我们都是师范类专科毕业,第一个客观的原因就业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不管是在我爱人的家乡山东,我的家乡重庆,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更重的是这样一个环境是很适合我们发展的,硬环境是教学设备,小城镇建设,我们的住房条件,医药卫生条件,包括子女的上学,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环境都是很好的。软环境是我们各级领导,石河子团委到我们团到我们学校,也都是非常关心的,生活中有困难会给你尽力解决,工作中困难我们老教师会给你及时帮助。
【13:55:52】
主持人
可以说首先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13:56:14】
司兴丽丈夫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我们有收获了一个小宝呢。
【13:56:34】
主持人
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13:56:45】
司兴丽丈夫
这也是我留下的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13:57:02】
主持人
在这个团场和你们各自的老家相比,有什么差别?
【13:57:19】
司兴丽
这边要好一些,因为我们那边是农村嘛,发展的慢,几年后回家还是那样。
【13:57:51】
司兴丽丈夫
还有就是从物质上,她在家乡工资才两千多,我在家乡工作可能也没这边高,我在这边工资三千六七,扣掉公积金,加上绩效每个月大概有四千左右,怎么说呢,我觉得很满足,至少基本的物质保障是有的。
【13:58:12】
主持人
觉得这里的工资待遇,硬件条件都要比老家要优越一些。
【13:58:30】
主持人
我们知道两位都是在147团中学当老师,那平时在教学生活中跟学生是不是也是打成一片呢?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些跟学生的难忘的事呢?
【13:59:27】
司兴丽丈夫
是这样的,我跟我爱人的风格你也看出来了,是不一样的,我在我们学校德育处,我看起来肯定是严厉一点,虽然跟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在校园里面还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爱人不一样,我爱人比较和蔼可亲,经常有学生跟她开开玩笑,在校园里挽着胳膊走,这些在学校都是可以看到的,因为她的性格比较朴实,比较和蔼。而我是在德育处,大家可能对中学的德育处有所了解,我可能有些不善言笑吧。板着一副脸,学生还是比较害怕的。
【13:59:43】
主持人
你们在团场和周围的职工群众相处的过程中,你们觉得融洽吗?
【14:00:17】
司兴丽丈夫
和融洽的,这边的职工素质是比较高的,我刚才讲到了,我们147团对诚信教育是很重视的,团里会给他们进行培训,每年轮着都会有,像现在都已经在做计划了,不管是法制教育,金融的等各个方面。特别是秋收的时候,我们147团各个连职工主动地把农副产品交给团里,这种诚信教育是非常到位的。这个诚信教育也就影响到了家庭教育,孩子也很有诚信,孩子的诚信对整个社会环境是很有影响的,比内地的学风要好多了。
【14:00:31】
主持人
您觉得这里的职工群众都很朴实。如今你们跟内地的亲戚朋友提起兵团,提起你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时候都是怎么向他们表示的呢?
【14:01:40】
司兴丽丈夫
刚才我爱人也说了,离家有点远,确实这也是一个原因,有时候想家了,毕竟我们有小孩,父母又不在身边,领导很关心,但需要自己去克服,父母觉得安心工作,这份工作也来之不易。我爱人的父亲也来过,我爸妈去年住了一年。他们对这里的体制啊,经济发展还是有所了解的。家里面亲人说这个地方生活挺好的,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
【14:01:58】
主持人
你们在这里工作生活,让内地的亲戚朋友对兵团也有所了解。您和您爱人在兵团也工作生活这么多年了,那您现在对兵团有怎样的感情呢?
【14:02:55】
司兴丽丈夫
我很自豪的说我是一名兵团人,因为我教历史的,不管是各种工作培训,前面对兵团可能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对兵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仅就从军训上来说,我们兵团真是是按照军队上的管理,在保护边疆,建设边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4:03:11】
主持人
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您和您的爱人有没有一些新的打算?
【14:08:43】
司兴丽丈夫
新的打算就是好好工作,用我们的后半生对我们团场的建设,兵团的建设做一些小小的贡献吧。这也是义务。
【14:11:24】
主持人
您说的非常朴实。非常感谢你们接受今天的专访,在节目的最后对我们网友有没有想说的话?
【14:11:52】
司兴丽丈夫
我想说的是,特别是我爱人,想起来《到西部去》那首歌时,想起来都是热泪盈眶。我也希望真正的有志青年能来到我们兵团,在兵团的大背景下实现自己的梦想。
【14:12:12】
主持人
谢谢您,也祝您和您的家庭幸福美满。刚才听您爱人说,您每次听到一首《到西部去》都会热泪盈眶,在这里能给我们唱两句吗?
【14:13:00】
司兴丽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因为这个选择,我们的青春更加壮丽……”
访谈直播
司兴丽
八师147团中学教师、西部计划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