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访天山经济论坛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刘以雷

日期:2013年11月5日 主持人:杨宇
  • 【13:06:28】

    主持人

    非常感谢刘副秘书长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祝贺天山经济论坛又一次成功举办。这届天山经济论坛的社会反响确实很大,评价也很高,认为在新疆,能聚集这么多国内名家、学者和本土学者、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官员,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物流业和新疆跨越式发展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对我们国家特别是新疆不仅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3:07:27】

    刘以雷

    是的,就天山经济论坛问题我已多次接受过你们的专访,也非常感谢新华网作为论坛网络独家支持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派了强大的阵容,做了视频、图片和文字直播。新华网的朋友们都非常能干,原来我也讲过,你们在工作上都非常敬业、非常专业、非常职业,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正如参加论坛的嘉宾所讲的那样,这次论坛主题是有关思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现代物流业"问题的一次思想盛宴、思想大餐,让我们各级领导,特别是与会代表深受教育和启迪。这届论坛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嘉宾层次高。这次论坛请来了国内经济学界一流的知名学者和经济大家、物流界的业界精英及新疆各界的本土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会聚一堂,就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现代物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战略意义、部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均进行了系统性地探讨。二是参加论坛人数多。此次参加论坛人数超过300余人,参会人员超预期,会场爆满,入口处都站满了驻足倾听的与会代表们,充分表现出天山经济论坛在新疆这个虽不发达但有发展潜力的这片热土上受欢迎的程度是很高的。


  • 【13:07:32】

    刘以雷

    三是问题探讨很新。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7日访问中亚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在此背景下,我们将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物流与新疆跨越式发展”,来探讨新疆发展路径,展望新疆发展前景,这不仅是一次深入的理论研讨,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是影响比较大。此次论坛与会嘉宾既有党政机关的官员、商界的企业家、各银行的相关领导,也有新疆各高校本土的专家学者,可以看出与会代表们涵盖了理论研究探讨的学者和具体实践操作银企带头人,此次论坛为准备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大展拳脚的业界精英们提供了一个思想交融和碰撞的机会和平台,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和较高的影响深度。五是会场秩序好。论坛议程安排了上午和下午两场,代表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养,进出会场井然有序,上午下午均按时按点参会,会场始终保持较安静的状态,没有人大声喧哗。
  • 【13:11:16】

    主持人

    我们还注意到,每届论坛你都发表了演讲,这次你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问题,仅是点了个题,没有展开讲,其实大家特别是新疆的朋友们还是很想听听您在这方面的见解和观点的。
  • 【13:11:44】

    刘以雷

    因为要演讲的嘉宾很多,有从内地来的学者专家都没有安排上演讲,樊纲教授、卢中原教授都是中午要返回北京或上海,时间很紧,因为我们交流的机会多,他们来一次新疆不容易,把时间留给他们多讲点。事实证明,他们有了时间保证,讲得更好,与会的代表评价很高!
  • 【13:12:31】

    主持人

    您是风格高,把时间机会给他们呀!那就利用这个机会,请您给我们讲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吧!我们知道,您对这个问题做了系统和较深入的思考,我们也会在媒体上进行报道,给各级官员学者们有所启示和帮助!
  • 【13:13:07】

    刘以雷

    今年9月7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哈萨克斯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仅提出实现的思路,而且提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实现这个思路的方法和路径。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这个经济带的中心地区。新疆,我们准备好了吗?显然没有。
  • 【13:14:07】

    刘以雷

    在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欧元区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创新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合作模式,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交通、人文互联互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实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这对中国在世界和平崛起以及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13:14:46】

    主持人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问题上,论坛中您点了题,对提高认识、三个重点、五项工作,能给我们展开讲讲吗?


  • 【13:15:07】

    刘以雷

    好的!如何打造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提高认识,第二是突出三个重点,第三要抓好五项工作,逐步、逐阶段来深化和完善。
  • 【13:16:17】

    刘以雷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提高认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通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共同发展,这需要中国及中亚周边各国提高认识。第一,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我国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满足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履行大国责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中亚及周边国家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现。第二,是为了国家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总量的70%在沿海省份,中国进出口总额的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所以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国家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两年前希拉里在阿富汗提出“新丝绸之路”的一种反制,今年10月14日《纽约时报》不得不承认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与中国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比黯然失色。第三,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又一次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因此我们特别是新疆要有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准备和制度准备,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5-10年,世界经济版图及政治地图将改写。
  • 【13:17:23】

    主持人

    是的。一些地方官员一说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往往就要什么自贸区政策啊、要资金、要中央政府支持等等。
  • 【13:18:09】

    刘以雷

    中央政府支持,资金啊,政策啊肯定重要,但要分层次讲,哪些是中央政府要干的,哪些是新疆我们自已要干的。对此,我要讲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三个重点。
  • 【13:20:05】

    刘以雷

    第一个重点是合作需体现一个“新”字

    一是合作模式要新。合作共建方既有发达经济体、又有新兴经济体,而且民族、宗教、文化、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等,不同国家的政策、法律难免会有不包容、矛盾的方面。需要自觉加强对中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规划战略目标,并制订各类细致的工作计划,可在巩固能源合作、贸易合作的同时,在资金投资、基础产业发展等各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成就与政府间的政策协调和大力推动密不可分,政府决策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如此,能源合作及口岸贸易这类需仰仗高政治协商的经济合作模式才得以成功。

    二是合作体制要新。应在由各国协商的公共政策及其工具、多元组织机构、相关法律形成的立体合作体系下,构建中国与中亚周边国家共同体最高权力机构,该机构对各国经济和政治立场应保持中立,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讨论并决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密切相关的各项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
  • 【13:21:12】

    刘以雷

    第二个重点是必须解决一个“通”字

    一是硬件要通,包括铁路、陆路、航空的交通枢纽必须要通。要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目前中国有两条铁路与哈萨克斯坦连接,一条在阿拉山口,一条在霍尔果斯口岸。在霍尔果斯口岸,依托铁路,中哈两国建立起了跨国际合作中心和跨国际合作区。预计到2018年,货运量可以达到2500万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路相通,意味着中国和中亚各国全都连接了起来。后续要建立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中巴铁路,以完善中亚的立体交通网。
  • 【13:22:07】

    刘以雷

    二是软件要通,制度、政策、法律法规在国家层面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沟通。例如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经济带中各国间人员的出入境提供绿色通道。目前,新疆本地人去法国需要先到北京办理签证再飞往目的国,法国人欲前往新疆也需要先到北京办理落地签证才可折往新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个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各国可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实现人民币兑换和结算,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国经济国际竞争力。


  • 【13:23:01】

    刘以雷

    第三个重点是必须以打造现代物流业为支撑和保障
    要依托中亚及周边各国铁路、公路、民航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口岸和产业聚集园区,打造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综合运输体系,培育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增强现代物流产业实力。
    一是强化基础条件建设。积极发展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物流市场、配送中心,奠定物流业发展基础。鼓励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高集原材料和产成品包装、采购、仓储、加工、分拣、配送一体化运作水平和规模化程度。
  • 【13:24:01】

    刘以雷

    二是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促进条形码、二维码等新技术应用,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建立综合运输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为现代物流提供全面覆盖、及时可靠、选择多样的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健全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化体系。
    三是盘活存量引进增量。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对存量企业推动重组,并对有条件的企业推动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做优现代物流企业。
  • 【13:24:39】

    主持人

    五项工作的内容是什么?也请给我们介绍介绍好吗?
  • 【13:25:05】

    主持人

    我是这样看的,五项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务之急这五项工作是必须尽快进行实施、做好的工作。
  • 【13:25:42】

    刘以雷

    (一)改革政府机构,建立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向改革要“红利”。丝绸之路是市场经济,该是市场做的还是要放给市场去做,政府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打天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求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理念要适应国际市场运行的基本要求和规则,一是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市场失灵时,或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公共产品的提供,外部性等,就需要政府来解决。是市场的归市场,是政府的归政府。经济活动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进行,而公共物品、社会管理及外部性市场失灵的领域应该由政府来管。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政府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诚信的建立,而市场则在制度下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三是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该让出的领域也要坚决让出,不要与民争利,精简机构,要建立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和体制机制保障。
  • 【13:26:17】

    刘以雷

    (二)改善市场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不是各级党政官员,要培育和改善环境,培育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企业。要靠千千万万个企业和企业家推动来实现的。在这方面国家应特别支持兵团,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优势明显,可以代表国家意志、国家政治倾向,在重大项目上投资建设和开发。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在创造宽松投资环境、创设优惠登记条件、优化行政审批环境、优化企业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支持、保护和服务力度,培育市场主体。
  • 【13:27:24】

    刘以雷

    (三)创新金融服务,加大投资力度。作为地方政府,不要盲目追崇建立自贸区,否则要么"水土不服"要么“消化不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自2007年开工建设、2012年投入运营以来,中央给的政策非常优惠,但效果至今仍差强人意。在发展初期,资金来源要“本土化”,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需要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需要金融机构在数量、类型增加的同时, 不断优化金融机构管理架构, 为金融创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主要应表现在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做好贸易外汇服务、建立资本要素市场和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3:27:47】

    刘以雷

    一是需政策金融介入来补充商业性金融的盲区。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投入大、资金投入时间长的特点,商业性金融机构很难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刚性需求,国家可牵头设政策性银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包括经济带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等。


  • 【13:28:19】

    刘以雷

    二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阶段,鼓励多种类型商业银行参与,促进多元化融资格局的形成,建立一个既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又有利于经济带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
    三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成熟阶段,鼓励创新金融服务。通过金融创新满足市场主体参与贸易结算、进行投融资等业务的需求,拓宽资本流出渠道,鼓励跨境人民币结算,为企业灵活运用外汇资金提供充分的便利。
  • 【13:29:33】

    刘以雷

    (四)扩大文化交流,促进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丰富活跃,交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层次有所提高,政府间、媒体间、多边文化交流力度有所提升,文化交流得以长足发展,但总体上,文化交流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中亚国家的俄罗斯化和苏联化影响很深,在语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政治、管理方式乃至思维模式上影响较深。鉴于此,一是要形成高层次交流与合作机制。可建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论坛,在政策层面把握文化交流合作的态势和走向。二是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交流。相互了解是相互合作的前提,要开展中国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必须要加强相互了解。加深人们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理解。培养和增强各方的合作理念和意识。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在中亚传播的影响力。中国很多传统的文化精髓和文明传统不仅是中国良性健康稳步前行的推动力,也是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资源。可通过文艺演出、影视交流、图书展示盒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来扩大对中亚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让中亚各国人民从文化的角度深入地了解中国,在经贸合作交流中传播介绍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实质性合作。
  • 【13:30:15】

    刘以雷

    (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多边规划。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从全国整体改革要求和新疆实际出发,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协调机制和合作互动机制。中亚及周边国家发展较为不平衡,各国政府的决策能力有很大差别,要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平衡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矛盾,充分考虑到中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各国的不同政治环境,理解相关国家的关切,照顾各国的舒适度。二是切实做好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全国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相互衔接。


  • 【13:30:33】

    主持人

    谢谢刘副秘书长接受我们这么长时间的专访。希望明年论坛我们还能参与,还能采访您。
  • 【13:30:54】

    刘以雷

    也谢谢你们的辛苦劳动。

访谈直播

刘以雷

刘以雷

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天山经济论坛主席、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