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陈宗:年轻人应勇于担当历史交付的重任,不愧对于历史

日期:2013年4月28日 主持人:李雪
  • 【11:30:42】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访谈。在兵团青联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学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本网特别邀请到兵团团委副书记、兵团青联副主席陈宗来到我们的节目中,与广大网友做一次在线交流。陈主席,您好。欢迎您。
  • 【11:37:26】

    陈宗

    您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 【11:37:37】

    主持人

    陈主席,我们知道青联和共青团都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这两个组织的具体工作有什么区别?
  • 【11:38:23】

    陈宗

    好的。通俗来讲,青联联系的青年会更为广泛,规范的讲它是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共青团是它的核心,共青团的政治色彩会更浓一些,然后青联的群众色彩会更浓一些。青联的工作会更为广泛,汇聚在青联周围的各级青联委员,都是各条战线的青联的精英分子。比如青联叫小政协。
  • 【11:38:44】

    主持人

    我们知道,您既是兵团青联的副主席,又是兵团团委的副书记,您觉得这两个组织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呢?
  • 【11:39:47】

    陈宗

    兵团共青团的工作相对来说工作力量不是很大,一共只有14个编制。兵团相当于一个省级单位,这样一个编制在内地来讲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工作力量。所以有的工作有时兼顾的并不是那么全面,包括青联也是有很多年没有召开青联的全体会议了。这次芮宏书记到兵团任职以后,重新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选择在这样的时机来召开兵团青联第二届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我也非常赞同这样的提议,就是青联是可以团结更多的优秀的青年精英,来为兵团的发展出谋划策,来带动兵团的其他的青年共同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青联这个组织相对来说它不像共青团组织体系那么严密,纪律那么严明,它相对要广泛和松散。所以实质上无论从兵团走出去的兵团子弟,还是在兵团创业的青年企业家都可以加入青联,这样我们团结的力量会更为广泛。这次来的有著名的导演陆川,著名的歌唱演员王宏伟,还有江苏浙江的在这里创业的企业家,包括澳门的企业家都加入了青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来讲,可以发挥它的特殊作用。
  • 【11:40:02】

    主持人

    陈主席,听了您的介绍,感觉青联群体更广泛,共青团是一个核心的部分。
  • 【11:40:08】

    陈宗

    对。
  • 【11:40:18】

    主持人

    陈主席,我们知道您是一名援疆干部,之前也一直在从事共青团工作,您来到兵团后,担任兵团团委副书记,您对兵团的共青团工作有一个怎样的评价和您个人的思考?
  • 【11:45:42】

    陈宗

    正如刚才我讲到的,我们的工作力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14个编制。但是我们工作的领域是很宽泛的,新疆有多大,兵团就有多大,所以我们的工作面还是很宽的。作为一个省级团委来讲,必须贯彻落实团中央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兵团党委的中心工作来发挥我们的作用。我感觉兵团团委的工作体系在兵团的政治生活中,在兵团的发展当中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作用现在发挥的还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应该说工作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 【11:45:50】

    主持人

    您之前在团中央工作,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兵团团委给一些建议呢?
  • 【11:46:31】

    陈宗

    我们是援疆干部,就是协助主要领导做好共青团的方方面面工作。团中央工作都会涉及到青年的方方面面,在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的权益这是原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共青团提出的要求。来到新疆之后,会用全面的观点来审视兵团的工作,有哪些不足会及时的提醒和补充。包括青联、学联的工作,我们重新重视和加强,这也是一个方面。我会运用自己对全国共青团工作比较了解的优势,借鉴内地一些省区市的好的做法,把它带到兵团来。比如,在服务团场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在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技能培训方面,我们会细分它的专业。我刚来的时候,比如种植的培训就是一个班,养殖的培训是一个班,我说这样搞针对性就会很差。应该说养羊和养牛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应该细分这个班。另外种枣和种棉花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这两个应该分开。运用我们兵团的培训力量——石河子大学,还可以利用内地的一些在这个产业上比较发达的省份的包括山东寿光的蔬菜,我们也组织异地培训,把设施同业请到兵团来。在团中央工作近二十年,一些经验的积累对这个地方的工作应该是有帮助的。
  • 【11:46:40】

    主持人

    我们了解到兵团团委今年提出建设一个有凝聚力的兵团共青团,您认为如何才能做到凝聚广大青年人的力量,并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呢?
  • 【11:52:10】

    陈宗

    我觉得共青团四项职能,凝聚青年基础的是组织建设,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它的组织架构是非常完备的,这为我们团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团组织一直到连都是很完备的,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年聚集的形式和地域有所变化。去年下半年团中央提出以乡镇为核心的大团委建设,我们在兵团把它设定在团场,就是团场大团委建设,团场团委建设若干个直属的团组织或者是团支部,来团结和凝聚在连队以外,在团场以内的这些青年。应该说这项工作强有力的推进,效果还是非常明显。到今年三月份,各级共青团组织已经建立的直属团支部是1911个,改建的团支部是107个,覆盖团员青年是23498人,联系的青年是72000人。应该说这项工作也很有成效。因为兵团也在建社区,社区的团建也在强有力的推进,努力实现组织的全覆盖。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要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来凝聚青年。在服务方面比如像青年的创业小额贷款,这项工作团中央从2009年开始推,这几年下来在兵团这项工作做的也是卓有成效。去年的数字是帮助1339名团场青年落实小额贷款,总额是4900万,带动青年就业3600多人。我在全国各地也看过类似这样的项目,团场青年缺资金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创业可能还需要其他的条件,包括项目以及当地的各种条件等,但是缺资金是一个主要的瓶颈。我也亲眼看到过贷款三万元搞种植或者是养殖,在南疆我就看到过一位维吾尔族青年养鸽子,我们给他联系贷款之后,他就把养殖业搞起来了,能够辐射和带动团场的其他青年也像他学习,也进行类似这样的创业,应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两条。引导方面是兵团精神,这是我们非常有优势的一个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兵团精神。我觉得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凝聚青年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 【11:54:39】

    主持人

    陈主席,您来到兵团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您对我们兵团青联整体的印象是怎么样的?您觉得我们兵团青年的现状如何呢?
  • 【11:55:51】

    陈宗

    兵团有16.6万的团员,14-28岁的是34万,45岁以下是80多万,大数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宏观的数字,但是我到连队去,我去过中哈边境的团场,那是非常艰苦的地方,到连队去我们能看到和接触到的青年是很少的。我们兵团子弟考出去的大学生5.7万人,但是回来的才2000多人,这个比例是很低的。近年来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来一些人才,包括实行一连一生(大学生村官),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我们有很多兵团子弟读完大学又回到兵团来工作,为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和辛劳。
    另外一方面,西部计划实行十周年,全国24个省区市选派来的4388名志愿者在兵团服务,截至今年3月底有3254名志愿者结束服务,有1506人留在新疆,其中有1033名留在兵团,留疆就业率是46.2%,并且说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将近有一半人留了下来。这些人很多也在团场,甚至在连队工作。
  • 【11:56:00】

    主持人

    我们之前也采访过一些基层的西部志愿者或者是来支教的青年。
  • 【11:56:24】

    陈宗

    为兵团的发展储备战略的力量。我做青年工作这么长时间,我非常关注青年群体,兵团的老一辈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三十多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应该说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如果没有大量的年轻人的加入作为后备力量,作为生力军,那么兵团的发展后劲是非常不足的。应该说这几年来正在逐步地扭转和改变。所以兵团的青联工作我认为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兵团党委对团的青年工作很重视,包括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2010年10月底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浩同志来兵团检查指导工作的时候,跟车政委亲自商定,车政委是说能不能增加青年志愿者的任务?当时定的是每年来1000人,现在基本上是保持这个规模,就是从其他省份来兵团服务的志愿者,每年基本上是新增1000人的数字。如果有30%人留下来,那就是每年300,这就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 【11:56:32】

    主持人

    这个数字较其他省份相比比率是不是高一点?
  • 【11:57:28】

    陈宗

    对,比例很高,当然我得核实一下这个数字。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在兵团的位置是十分突出的,兵团党委把西部计划作为兵团引进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的一种重要性在任何一个省区都无法比拟。所以我们对志愿者的服务是非常尽心尽力的,我们对这个群体也是非常爱护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兵团,认识兵团,爱上兵团留下来,为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11:57:44】

    主持人

    陈主席,刚才听了您的介绍,给我一个感受就是,您刚也说到我们兵团的子弟读完大学能再回来服务的比例很少,但是西部志愿者留下的比例会多一些,那如何解决本地的子女们返回家乡服务的问题呢?兵团团委有没有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举措呢?
  • 【11:58:22】

    陈宗

     

    最基础取决于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基础。作为一个个体,我非常理解到内地读书,到发达地区读书不回来,在那边工作,我非常理解他们。甚至作为一个个体来讲,我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如果你在内地找工作,我在内地认识一些人,我也可以给你做推荐,这是作为一个个体来讲。但作为整体的概念来讲,兵团的子弟都不回来了,那兵团还有什么希望啊。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所以兵团团委加强联系和服务这些青年,让更多的兵团子弟,让更多的内地青年认识和了解兵团,愿意投身兵团的建设。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社会的流动应该说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的流动也是非常活跃的。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回来。现在实际上已经出现这样非常可喜的现象,很多兵团的子弟回到了兵团,很多内地的大学毕业生来到兵团。我觉得现在这个势头非常好,保持好这样的势头,努力促进兵团的发展,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
  • 【11:58:32】

    主持人

    您刚才介绍到我们给很多青年创业的群体提供一些小额贷款,其实兵团广大团场基层的青年人,他们还是挺有闯劲的,很多人都在积极的创业。您觉得这个群体给您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 【12:01:19】

    陈宗

    应该说早年的兵团人应该是吃尽了苦头,到兵团博物馆去参观,到兵团第一连去参观,到边境团场看看,你会被感动,我也常常被感动。所以兵团人的吃苦精神是足够的,兵团人的创业的动力也是足够的,我也接触到很多这样的团场青年。二师有一个做罗布麻茶的张立军,他就是在烟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发展,他今年还到德国开展技术交流,他的技术和水平是非常高的。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贫瘠的土地上,能够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非常得了不起。我们还有养牛、养鸽子的专业户,还有利用新疆地理气侯来发展特色养殖业的青年越来越多,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共青团有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协会,我们是希望带动一大片,应该说这些正在得到逐步发展和改观。
  • 【12:01:25】

    主持人

    总体来说,我们团委的青年人是非常有潜力和大有希望的。
  • 【12:02:27】

    陈宗

    对,新疆兵团有它独特的气侯特点和地理环境,特别是在高新农业,高品质的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方面,应该能够大有作为。我觉得这个前景是非常的广阔,甚至是无限的。只要是优质的,高品质的农副产品,应该说销量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觉得就是应该结合兵团的特点来发展一些自己独特优势的产业。因为兵团有集团化作业的优势,南疆的大枣,我去过24团,那才是十年建设的团场,在沙漠里面,它开垦了十万亩土地,它所创造的品牌是和田玉枣,作为食物来讲它也很贵,几百元一斤,它的销量非常好,创造了非常好的价值,那里的青年和团场职工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努力去创造,肯定会很有前景的。
  • 【12:03:09】

    主持人

    还是要结合本地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致富之路。陈主席,我们知道这次大会有一项议程是“中国梦·青春梦”的主题论坛,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青年人的激情和创造,您觉得当代青年,尤其是兵团的青年人该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呢?
  • 【12:06:42】

    陈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大大激发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希望和斗志,我觉得这个伟大的梦想会激励我们不断的前行,应该说青年是最充满梦想,最富有理想的一个群体。老一辈的兵团人也是怀抱梦想走到了兵团,还有一些知青都是从上海、北京走到了兵团,正是因为他们追求梦想的动力,艰苦卓绝的奋斗为新疆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为巩固边防和稳定新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一代兵团人应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兵团人的优良传统,用这样的理想,用这样的志气再创造兵团的辉煌。兵团有自己很独特的优势,比如说集团化的优势,比如说土地集约利用的优势。实际上内地,包括一些土地流转有一些非常成功的做法,我们都可以借鉴。我们兵团在经济上要创自己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我相信兵团这个标签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无形资产。让全国各地认识兵团,了解兵团,共同推动兵团的发展,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志气,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农八师有一位青年人,他从部队转业以后开始绿化荒山,开始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坚持了十几年,现在经济效益慢慢就显现了,确实有这样一大群兵团青年正在用他们的勤劳和汗水创造着兵团的未来。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有梦想,应该努力去追寻这个梦想。
  • 【12:06:49】

    主持人

    青年人的梦想其实也是整个中国梦的一个基础。
  • 【12:06:54】

    陈宗

    对,重要的组成部分。
  • 【12:07:14】

    主持人

    陈主席,跟您聊了这么多关于工作上的心得和体会,在节目最后,也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个人的经历好吗?我们知道您是一名援疆干部,之前在团中央工作过,您的整体个人经历给我们简单说说吧?
  • 【12:13:05】

    陈宗

    我家在广西北海一个渔村,大学毕业之后在团中央工作一直到现在援疆。个人没有值得介绍的,人生经历总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来到兵团我自己感觉能够迅速的融入兵团,如果到边境去看,特别是到边境连队去看。我到过185,我们有一个道德模范马军武,我到他们家和他的爱人一起聊了很久,确实感受也挺深。南疆14师的四个团场我都去了,包括到连队,确实我也看到了很多像我小时候农村那样的情景,大家可以想像兵团的边境团场,少数民族团场社会发展的现状还是相当地落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它,使边境团场的职工能过上好的日子,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或者内地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水平应该还要高一些。因为从经济数字上来讲,哪怕收入平均数相对高一点,实际上它那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非常贫乏的。马军武夫妇在那里就是两个人在守着边境哨所,现在还好一点了可以看看电视,以前任何的文化生活都没有,是很艰苦,很枯燥的。
    来兵团之后,我了解到这些情况,特别是了解到了老兵团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我到47团去,这是当时解放和田的精锐部队,那些老军垦在那里一呆就是几十年没有走出来过。任何一个人去看去了解,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感动。我们在北京工作,在内地工作,我想全国各个省市怎么关注兵团,怎么帮助兵团都不过分。因为这些人在这里吃苦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中华民族,巩固边疆,稳定边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更多帮助来推动这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让这支队伍,让这些职工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安心在这个地方。原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讲兵团具有生产建设、铜墙铁壁、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才有这个基础。
    作为援疆干部的三年时间我并不认为很长。有人问我三年挺长的,我说人家在那里三代都不说长,我们能说长吗?我确实是这样想的。兵团人实际上已经到了第四代了,世世代代在这里奉献。有人说兵团很苦,我说老一辈死都不怕,我们还能怕苦吗?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 【12:14:38】

    陈宗

    来援疆应该发挥我们这个群体独特的作用,但我也开玩笑说,我们在农村到农忙的时候,家里穷的人就没有牛,到亲戚家借一头牛帮我们耕地,用完了就还给亲戚。至少我自己认为我就是那头牛,因为我们确实没有任何所求,我们来这里就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实际上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不能说兵团人天生就要在这里戍边,而我们在北京天生就要在那里享受现代生活,我并不这样认为,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也有责任来这里工作,来这里做贡献。但作为一名团的干部我也有自己的一些考虑,一方面就是要理顺关系。我感觉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可能主要的障碍是体制上的障碍,就是体制上的不顺。作为一名团干部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改变体制上的障碍,从团的系统我们要努力改变它,一方面是跟团中央各部门的关系要理顺。非常高兴地是去年9月份我陪着芮宏书记到团中央向当时团中央书记陆浩同志汇报,他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
  • 【12:14:44】

    主持人

    团中央更重视兵团。
  • 【12:19:59】

    陈宗

    对,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我们兵团不是说求的多特殊的照顾,而是给我们一个应有的照顾就够了,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和自治区团队也在推动兵地融合,青少年工作的发展也在加强联系,建立制度定期商量,这样让兵地之间的共青团工作协调发展。所以第一是理顺关系。
    第二,解决一些困难。团中央的支援和其他兄弟团组织的支援都可以来帮助我们兵团发展和兵团青少年事业的发展。我到各师去发现师部离团场远的地方有500公里,距离很远很分散,但是师级团委书记是没有工作用车的,我们到那里去他们是租车来接我们的。我打算募集一笔资金给师级团委书记配车,因为到连队去,到团场去没有交通工具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这就是要解决一些困难,为自己的所能来为兵团团的工作来解决一些困难。
    第三,协助主要领导带一带队伍。我们的体制相对来说比较僵化,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我们的团干部应该加强培训,更多地走出去和发达地区交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应该培养一支能够继承兵团精神的,能够继承共青团优良传统的,能吃苦的,能战斗的这样一支共青团的队伍。所以要定期地培训,定期地交流,甚至不厌其烦地一对一对地深入交流。我非常的希望能把我在共青团长期工作所能够了解的,所能够学到的一些东西传授给我们兵团的团干部,特别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共青团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比如说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的追求,比如说平等待人的意识,比如说清政廉洁的习惯,比如说终身学习的境界等等。我希望我们的团干部都能够深刻地领会,都能够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力量,来推动整个兵团共青团青年工作的发展。
  • 【12:20:13】

    主持人

    我感觉陈主席您在兵团援疆的这几年确实为我们兵团的共青团做了许多实事,也是尽了您自己最大的努力。您援疆的这几年的经历,在您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是不是也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呢?
  • 【12:24:32】

    陈宗

    对,确实如此,可能每一个来援疆的人都有这种深切的感受。尽管可能有一些个人的困难,甚至有人觉得会很辛苦,但是每一个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三年对于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讲是非常宝贵的。当然团中央也有一些年轻干部去援藏,甚至别的部委我们认识的一些青年朋友去援藏,我当时说不要去看外在的东西也许能给你带来别的东西,但是我认为最宝贵的就是这种人生的经历,就是我曾经在这个地方工作过,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有深刻的了解,对这个地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有直接的了解,我觉得人生会变的非常丰满。对个人来讲我觉得最宝贵的是这些,是一辈子都伴随自己的东西。
    我们在这里也会跟各族各界的青年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也是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我也有团场里维吾尔族的兄弟,也有哈萨克等其他民族的兄弟,这是一种非常真挚的感情。新疆兵团的人非常善良,非常纯朴,在南疆我看到维吾尔族兄弟清澈的眼睛,没有含任何杂质,非常善良,非常纯朴,非常令人感动。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最宝贵的,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三年也许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也许我们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是非常渺小的,但是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带着一份真情去做,我们问心无愧。在这里工作生活三年,会给我们的一生留下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哪怕到明年底服务满三年之后,我们回去也会永远牵挂和关注兵团。如果说我们能为兵团继续做一点什么,我们肯定不遗余力,无论是对兵团整体,还是对兵团的这些兄弟姐妹,我们都是这样的。至少在北京或者是在内地多了一个亲人,我愿意成为大家的亲人。
  • 【12:24:45】

    主持人

    当您结束了援疆工作回到原单位之后,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兵团,关注兵团青年的这个群体,也会不遗余力地为他们作出你自己所能做到的一些帮助。
  • 【12:25:00】

    陈宗

    对,一定会是这样的。今天在这里是公开的承诺,实质上我自己内心也是这么想的。人是需要感情的,特别是在共青团这个群体里,在青年这个群体里可能更加重视这些真挚的感情。我们确实没有实质的权利去调动社会资源,我们也批不了项目和资金,所以我们更多是靠跟青年之间的感情联系来开展工作,靠自己的热情,靠自己的真情来推动工作。无论是我们离开了,都会牵挂着兵团。
  • 【12:25:10】

    主持人

    陈主席,今天的节目跟您聊了这么多关于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关于您援疆方面的感受,还有您在兵团共青团工作的这些经历和感受,您也表达了对兵团的感情。在节目最后,也在青联的全体会议即将召开的时候,包括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您对广大青年朋友有没有最想说的话呢?
  • 【12:25:49】

    陈宗

    青年最富有理想,最富有梦想。我在读书的时候常常跟同学讲,无论世道多么艰难,无论社会多么复杂,总是有人成功。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这种成功,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每一代人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讲,都会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至于你在历史上表现的如何,就看你的努力,看你的修养。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努力,当历史的重任交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上的时候,我们努力去做好,不愧对历史。我感觉从规律来讲肯定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准备的不充分,如果我们条件不合格,那么我们的表现就会很糟糕。在历史上就不会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位置,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比的。所以年轻人应该努力。
  • 【12:26:11】

    主持人

    陈主席您的这番话非常质朴,但是也非常中肯,对我们广大青年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我想都是值得每个青年人去思考的。在今天的节目中也再次感谢您来到我们的访谈室接受专访,在这里祝愿青联的全体会议能够圆满成功,祝广大青年朋友五四青年节快乐,这次节目就到这里,感谢陈主席。
  • 【12:26:17】

    陈宗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 【12:26:21】

    主持人

    下期节目再会!

访谈直播

陈宗

陈宗

兵团团委副书记、兵团青联副主席、援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