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直播
"善良的心和丰富的阅历不会随着年龄而衰减"--访兵团杂技团团长冯晓玲
日期:2013年3月6日 主持人:李雪
- 【16:27:53】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我们将为大家邀请到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代表来到我们的节目中做客。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嘉宾是兵团杂技团团长冯晓玲。冯团长您好,欢迎您。
- 【16:31:05】
冯晓玲
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新华网和大家交流,很高兴能和主持人李雪面对面地交流。
- 【16:32:53】
主持人
冯团长,您是第一次来到我们节目中,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和网友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兵团杂技团如今已经是国内比较知名的专业杂技表演艺术团体,我想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是经历了非常曲折和艰辛的过程,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杂技团从创建之初到如今的整个发展历程和现状吗?
- 【16:35:09】
冯晓玲
兵团杂技团成立于1951年,到现在已经有60年历史了。当时只有不到10个人,那时候是在解放军第22兵团下面设的一个文艺团体,这个团队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它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我们的边境线和边防哨卡以及各个边境农场都踏过。一直怀着为兵服务,为广大农民团场职工服务的宗旨,很多次把兵团党委的关怀和关心送到了农牧团场的职工的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另外,杂技团在1951年成立之后,经过1953年、1956年、1959年不断的扩充引进人才的步骤,规模不断的扩大,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团队已经有140余人。所以它的规模是不断壮大的一个过程。当然,杂技团的命运实际上和国家的命运,和兵团的命运是紧紧地相连在一起的。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坎坷。比如说经历了由成立到后面开始的很艰难的扩大规模到后期文革,再到后面的改革开放之后,兵团二次恢复,杂技团也恢复了。在1984年二次恢复了兵团杂技团,从1984年到现在这三十年来,杂技团又从零开始走向了今天。
- 【16:35:52】
冯晓玲

如果说现在这个团队作出了一些成绩,我觉得这也是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兵团党委宣传部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才能够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
- 【16:36:12】
主持人
冯团长,兵团杂技团如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 【16:39:11】
冯晓玲
如果和国内相关团体来比较的话,我们是居于中上的水平。我们有我们的后备力量,现在也有一个基本的演员框架,而且这些演员大部分都来自于我们新疆本土。实际上,这些人很多都是军垦的二代、三代,我是军垦的第二代。我们团也有很多军垦三代。这些人在这里扎根在这,我们团才一步一步欣欣向荣。和内部比较,技术技巧上我们可能逊色的不是很多,但在这个整体的比如说包装,整体的创意,还有一些借鉴大量多媒体和现代科技方面,可能我们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一个地位。如果有一天,能把大量的科技力量比如灯光、音像,包括很多多媒体的运用,如果运用好的话,这些和杂技的结合之后,它会产生一个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式。那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杂技了,一定是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梦幻,充满了美感的一个艺术。因为杂技它本身是一个挑战人体极限的一个艺术,在挑战人体极限的过程中,尽量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在挑战肢体极限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人以美感,让人发挥想象的空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16:39:29】
主持人
您刚提到我们稍微逊色于内地杂技团体的这些方面,是不是也跟我们的比如说资金,还有一些条件基础设施都有关呢?
- 【16:40:31】
冯晓玲
是的,这个肯定是有关系的。新疆地处偏远,兵团也是这样的,包括在很多资金上以及基础设施上,很多不如内地,内地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比较大。内地有些省是很富足的,作为新疆来讲,我们的职责是扎根边疆,保卫边疆,在这方面有一些差异,我想这种局面可能会很快地得到改变。现在在咱们兵团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在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我想这个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得到改善。
- 【16:40:46】
主持人

冯团长,我们也了解到兵团杂技团近年来也屡次在国内外的一些比赛中获奖,我们跟其他的杂技团体相比,有哪些自己的优势呢?
- 【16:42:27】
冯晓玲
我们的优势是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是兵团文化,新疆文化,少数民族元素结合起来的,把我们的节目和作品整体包装起来的,兵团的文化大部分是屯垦文化。新疆文化结合少数民族的元素,又给屯垦文化注入了地域的特点。所以我们的节目自2009年开始,之前也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尤其是2009年在法国明日杂技艺术界上,我们的《天山来客》就获得了一个银奖,这个奖项获得应该说是兵团在国际赛事上零的突破。这是兵团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天山来客》有西域文化,有少数民族元素,它的音乐,它的服饰,加起来有整个地域特色,特别美,一身白色的雪域精灵,小姑娘每人手里是一只黄色的手套。雪域里有一颗跳动着红色的心,红色也代表希望。它的艺术感染里特别强。我前段时间在武汉出差的时候,他们在放片子还是用的我们当年在法国获奖时的那个片段。获奖之后孩子们拿着五星红旗,场景让人终身难忘,很激动。
- 【16:45:07】
冯晓玲
之后我们分别在首届俄罗斯马戏杂技编导艺术节获得了一个编导大奖,这个节目当时送的是《天山红》,也是小姑娘,也是来自雪域的样子,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音乐和它很有代表意义的它的肢体舞蹈,同时在那里很震撼。驻列宁格勒的领事馆特意给我们团给了一个“领事特别奖”,这个奖和技术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领事馆看到这些孩子们这么努力地在国外弘扬中国的文化,专门给了一个特别奖,所以孩子们也非常高兴。继这个奖之后,我们在第八届全国杂技比赛上,我们的一个节目《构——行为艺术》获得了银奖,又获得了突破。以前是地处边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关照成分在里面,这个节目的获得是实力的展现,让人家真正觉得这个团是这样的,不像以前一样你来了以后是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挺不容易的,给你一个银奖。其实这个奖是一个实力,同时通过这个节目获奖之后,我觉得让这个团真正的有自信了。我们以前总觉得,自己地处边缘,和人家比有很多的差距,好象自信心老是不足,但是通过这几次的大奖的获得,我觉得对这个队伍的稳定和这个演职人员的信心的增强,确实是起了非常非常大的作用。
- 【16:47:02】
冯晓玲

所以特别好。另外可圈可点的就是还有两个国内的国际奖,一个是第13届吴桥国际艺术杂技节,2011年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的。这是每两年一届的,这也是兵团第一次参加吴桥的国际杂技艺术节。在这个艺术节上我们的节目是《胡杨魂》,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种地域特色和新疆的维吾尔的元素,再加上杂技本身的东西结合的非常非常得完美,一个红衣少年在胡杨林中穿梭行径。胡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我们兵团的写照。胡杨这种植物不是新疆固有的,为什么把胡杨比拟我们兵团精神,来比作我们的兵团人?它是沙漠中的英雄树,我觉得我们兵团人也是在沙漠中的一个钢铁战士。通过这个联系,把这种无私奉献,敢于拼搏,热爱祖国的精神通过这个节目也诠释了很多。让人一看,觉得第一它有地域特色,胡杨肯定是在沙漠中,又是新疆兵团杂技团表演的,那一定是新疆,它肯定不是其他地方。那时,国外很多媒体也采访了我们。当时是什么样的创意,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还是很认真地给他们讲述了在西北,在新疆这里还有一支部队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16:48:26】
冯晓玲
我觉得很感人,这个红衣少女也是想通过红色是生命所在,希望所在,所以这个节目当时是获得了银狮奖,这是首战告捷,对队伍是特别大的激励。
- 【16:52:23】
冯晓玲
2012年在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上,这个活动很有规模,很有影响力,也是邀请了国外很多的团队。武汉这个有26个代表团参加了比赛,我们送去的节目是《高车踢碗》,我们起的名字是《天山脚下》,它折射是非常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通过一群维吾尔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他们在高车上很多技巧,还有一些很多的舞蹈穿梭等等,说它是婚礼也可以,说它是节日也可以,非常喜庆热闹。我们想通过这个节目也是宣传兵团。在边陲地区,有这么多的人在天山脚下过着非常快乐、幸福的生活,他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同时我们的演员又是来自汉族、维族、哈萨克族、蒙古、俄罗斯,我们的演员由很多的民族组成的,又展现了各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它也是用传统的手法,实际上也运用了很多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服装就不是完全地像过去那种维吾尔的服装了,就是你看着像维吾尔,但是又能够被现代很多年轻人所接受,比较时尚的那种。所以在赛场上确实引起了很大很大的轰动。德国有一个媒体专门去找我,说一定要找到我们,他就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能够做的这么好,这些孩子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发挥的这么好。我们说其实就是兵团精神,我们兵团有什么?我们其实就有一颗火热的心,同时我觉得兵团精神就是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我们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
- 【16:53:15】
冯晓玲
所以这个节目在那里也是特别受欢迎。最后拿了一个青少年组的芳草银奖,当时是银奖第一。回来也特别高兴,领导也特别高兴。这个节目参加了兵团2013年的春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少儿春晚,所以还是挺受大家的欢迎。随着它的音乐的起来,观众在观众席上也想跳,节奏感很强。现在杂技的东西需要全方位的。现在我们尽量把它和时尚结合起来,既要强调它的民族性,时尚性,又要强调它的可观赏性。
- 【16:53:27】
主持人

刚才听了冯团长介绍这么多,感觉杂技团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可以说既是对我们这个艺术成果的肯定,也是给了你们极大的自信,激励你们更多、更好地创作一些作品,把它推到全国,推到全世界。我也注意到,您反复提到艺术作品不仅有少数民族地域特色,也有兵团的军垦文化在里面。这两者您觉得该如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呢?咱们是怎么做的?
- 【16:54:37】
冯晓玲
实际上你想要结合,其实我觉得军垦文化里面因为它所处的地域是在新疆。新疆的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很多的东西其实已经渗透其中了,我们现在很难说军垦和其他要剥离开,很难这样讲。应该说它是结合体,本身这种东西就是在融合和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所以我觉得做起来也不是我们非要把它独立地做,这个是少数民族的,这个是新疆的,这个是屯垦的。实际上它也是在共同进步的过程。比如,以前兵团大部分都是汉族,现在实际上我们兵团也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就拿我们团,演员的构成就有很多的民族,实际上它就是在这个地域以后经过了第一代、第二代,到了第三代,它其实是民族融合体,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创美好家园。我觉得这才是新疆文化的一个体现。
- 【16:54:52】
主持人
它本身就是互相包容。
- 【16:55:06】
冯晓玲
是的。
- 【16:55:21】
主持人
这些文化给我们的感觉是传统的一种文化,比如像少数民族文化,包括军垦文化。如何把它跟现代时尚的元素更好地结合起来?
- 【16:56:45】
冯晓玲
传统走到今天,已经不只是传统了,传统也在发展,传统也在发扬,传统也在受时代进步的感染,它也在进步。如果说我们的传统只是在50年代停留,它走不到今天,它肯定也不是传统。其实中华民族很多优良的传统东西都是经过慢慢地文化长河走到了今天,它一定是有时代的烙印,一定是时代赋予它某些东西在里面。所以它是既传统又现代的。这样的东西才能够发展长久。也是不可以把它割裂开来的。
- 【16:56:57】
主持人
而且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16:57:40】
冯晓玲

是的,不断的发展进步。我们小时候看着很多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它也在发展,而且越来越好看。包括化装、服饰其实都发生了变化,不过这种变化非常细微,不宜被人所察觉。但是你现在再拿一个现在的东西和过去的东西一比较才发现,其实它已经变了,它进步了。
- 【16:57:55】
主持人
我们之前也提到了兵团杂技团跟内地的团体相比起来,在经费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不是那么具有优势。我想在杂技团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 【16:59:33】
冯晓玲
是的。这个困难挺多的,确实挺多的。一个是人才的问题,一个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另外是我们经费的问题。这些一直在发展过程中困扰着我们,话又说回来,兵团人就是这样,有条件要干,没条件我们还得干。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的时候,我们很多演员非常优秀,非常棒的演员不满意在这里呆,去内地寻求更好的发展,所以就离开了。其实这是地域的弱势,信息的弱势,内地和边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造就的一种现象。其实这些孩子出去之后,有的也未必在本地这么好。所以这是人才问题,要留住人才,要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我们也是努力做大量的工作,让这些比较优秀的人才留在我们兵团,能够在我们杂技艺术上发挥她的特别大的作用,所以这个工作我们也一直在做。另外是设施,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的节目都非常小巧,规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大投入的问题。你要大投入一定要有大的资金支持,我们现在不能够有这么大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巧妙地规避,可以把我们的道具压缩。内地有些团表演道具有几吨重,一个道具投资就是几十万,这些我们做不到。我们不用那么大的成本,包括我们的《高车踢碗》,我们的《天山来客》,《胡杨魂》都有一个特点,很轻巧,不要太大的投入,靠人就可以完成很多很好的技巧,很好地展现给观众,它有一个规避的问题。但是这个弱势是存在的,确实是这样的。
- 【17:00:39】
冯晓玲
另外经费上这几年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和内地比确实还有差距。我想在不远的将来这个问题也会得到比较好的改善。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17:00:54】
主持人
刚才听了您这番话,让我想到影视作品如今虽然是大成本,但未必比一些小成本的比较出彩。很多小成本的电影,创意好,编排的好,同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 【17:01:54】
冯晓玲
对,很好的票房。有时候团体的实力可能需要在技巧之外需要大的设施来提升。就像人一样的,是不是?看你的实力是否雄厚,可能有的时候仅仅只是技巧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个问题又是一个问题存在,不能因为我有这个问题就不发展,就不搞新的东西,这也不合适。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要发扬兵团精神,该做的不但要做,还要做得好。
- 【17:05:42】
主持人
我想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也会慢慢地去解决。
- 【17:05:54】
冯晓玲
对,是的。
- 【17:06:07】
主持人
冯团长,跟您聊了这么多杂技团发展状况,包括工作方面的话题。想和你聊聊你个人的话题,再过几天是三八妇女节了,您在节目中也跟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好吗?
- 【17:06:40】
冯晓玲

其实我的经历很简单,我大学毕业以后就分到这个单位,我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单位。一直在这个圈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现在走上了管理岗位。经历很简单,但其中的起起伏伏,包括我个人的命运和这个团是紧密相连的,也不可以割舍的。
- 【17:06:55】
主持人
您一工作就来到了这个单位,这么多年您对杂技团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 【17:07:23】
冯晓玲
是的,很深厚的,我经常讲这就是我们的家,一定要有家的归属感,要有家的感情在里面,你才能把很多事情做好。很多事情要当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做,不可以说这个是单位,和我没有关系,不可以这样子。所以现在很多的演员他到了团里很放松,我觉得心情也比较愉悦,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东西。
- 【17:07:42】
主持人
您刚说到单位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我想您平时在单位里是管理者,回到家里有家庭的角色,您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兼顾,如何平衡的呢?
- 【17:08:21】
冯晓玲
我觉得女人挺不容易的,尤其现在要做一个职场的女性,你要承担工作角色的时候,在工作岗位你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给你赋予了一个角色。在家里你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所以我觉得女人好象一直在这个角色之中转换。回家了以后你就不可以讲我给你分配什么工作,那是完全不可以的。但是跟孩子在一起,你又变了。在老人跟前我们是女儿,是媳妇,但是在孩子面前我是母亲,在丈夫面前我又是他的妻子。所以我觉得每个角色尽力把它做好,回家后就不要再把工作中的情绪和状态带回来。我觉得和丈夫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要再想你在单位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这对家庭和睦是不利的。
一些人说家庭坎坷,或者是职场之后引起的家庭矛盾,可能就是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不太准确,造成的。
- 【17:12:02】
主持人
您的意思是做好每个角色的定位。
- 【17:12:31】
冯晓玲
对。作为孩子的母亲,母亲该做什么,作为妻子,妻子该做什么,作为单位的管理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你弄清楚了就很简单,弄不清楚的话别人也乱,自己也乱,大家都跟着乱。
- 【17:12:41】
主持人
现在职场的职业女性是越来越多了,许多职业女性她可能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说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还有工作上方方面面的,您能给这些职场的女性提一些建议吗?
- 【17:13:33】
冯晓玲

建议不敢说,但是我想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定要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觉得善良的秉性是时时刻刻要保留在自己身上,而且在和同事之间,还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很重要。同时沟通也很重要,其实很多人关系理不好的原因是,可能是有效沟通不够。有人说我经常在交流,我们之间怎么样,但是最后的结果不是很好。但我觉得可能是这种沟通是无效沟通,我觉得应该有效沟通,怎么去找一个点解决职场女性她在处理很多问题的节点,这些节点一旦找到了是很容易的。作为女性来讲学习很重要,如果说你腹中是空的,你无法去交流,你无法去保持你那颗善良的心,你无法去追求你更大、更远、更高的一个目标。所以学习很重要,尤其是女性,你是孩子的母亲,那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那么女性的起来,可能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单位,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非常非常大的提高的。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男人可能他起来了是他一个,但是女人你要是把自己充实起来,你的综合素质提高起来,可能你的家庭,你的孩子,包括你周围的朋友都会受益。所以我觉得学习、善良、有效沟通,这几点挺重要的。
- 【17:13:44】
主持人
我想您提的这几点,对我们许多职业女性都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 【17:13:53】
冯晓玲
启发谈不上,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感受。
- 【17:14:03】
主持人
说的很有道理。
- 【17:14:41】
冯晓玲
现在很多女性朋友她注重外貌,注重我自己的穿着,其实这是很好的,我觉得应该这样,女人出去就应该干干净净,有较好的容貌,非常好的身材,我觉得这是美的一面。但是可能这些东西它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衰减的,唯有一点善良的心和你丰富的阅历,还有知识的积累这个是不会随着年龄衰减的,而只会越来越多。这个非常重要。
- 【17:14:54】
主持人
冯团长,今天算是和您第一次接触,您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有气质,非常干练。您能给我们提一些在外在条件上,比如说穿着打扮,还有一些美的方面的感受体会吗?
- 【17:15:43】
冯晓玲
我的体会是这样,我觉得干净就是美,自然就是美。父母给我们的都是非常珍贵的,不可以人为地去破坏它。另外咱们中国人老在讲老天给你什么样的容貌,什么样的嗓音,什么样的身材,这个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另外作为一个女人来讲,干干净净,不管衣服的新旧,它的款式的好与坏,是不是足够时尚,但我觉得它一定是干净的。女人要想美一定是健康的,一个健康的女性她一定是美丽的,干干净净一定是美丽的。另外是自然的,咱们中国人讲顺其自然,一定要有一个自然的、平和的心态,我觉得其实你的美就已经展现出来了。再加上你丰富的阅历和特别较好的一种学识的积累,这些就都呈现出来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刻意地要去追求,它就能够怎么样的。其实很多东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的气质,你的容貌,我觉得容貌也会不断的改变,随着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东西也会变的。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身边原来觉得不怎么出众的人,很久不见以后发现她原来还是挺吸引眼球的。
- 【17:15:55】
主持人
冯团长,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在节目的最后,您有没有想对广大女性朋友送上的祝福呢?
- 【17:16:08】
冯晓玲
首先要祝大家节日快乐,因为妇女节是我们妇女专属的一个节日,一定要快乐,要心情好。希望大家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还是希望我们所有的女性朋友能够美丽健康,一切如意。
- 【17:16:18】
主持人
非常感谢冯团长今天来到我们节目中,在这里祝愿兵团杂技团今后的发展越来越好。
- 【17:16:26】
冯晓玲
谢谢。
- 【17:16:48】
主持人
也祝您永远健康美丽,祝你节日快乐!
- 【17:16:59】
冯晓玲
谢谢。也祝您节日快乐,我们共同快乐。
- 【17:17:10】
主持人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访谈直播
冯晓玲
兵团杂技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