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访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院长温浩

日期:2012年8月10日 主持人:杨宇
  • 【11:56:47】

    温浩

    从策划到组织,落实到2010年的首次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我们策划筹备了两年之久。2008年前后,当时我们基金委副主任沈院士和强院士,当时是我们国家973基金委的主要专家和负责人,还有程京院士。其中主要策划人是程京院士和我和哈木拉提校长多一些。
    他们当时是来走访新疆,看看新疆能做什么。程京院士没有来过新疆,他们来了以后感觉到很吃惊,一是新疆这个地方有需求,二是急需要发展,关键是有基本的基础。从新医大一附院的角度构建了医院里的独立科研基地——科技楼,十个研究平台和高新技术空间以及基本团队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五位院士非常吃惊,没有想到在新疆还有这样比较系统完整,而且非常适合于我们去做在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所以他们感到很吃惊。
    要发展就得有切入点。传统上大家都很清楚,国家基金委和院士把项目倾斜给你,这是一个基本的支持。其实在当时,国家基金委对我们的倾斜,特别是程京院士本人生物芯片100万专项最先投到我们这里,这也是新疆为什么是全国首家设立的国家组织工程的分中心,我们是首家。就起源于当时来看一看,一拍即合,就达成了项目资助和具体的建设。
    程京院士经常会说:“温浩一杯咖啡就把很多事情商量了。”喝了咖啡以后,人有一种灵感和激情去考虑问题。除了传统上项目对我们的支持以外,项目得要人做,人得需要一个培养过程。所以应该有一些更长远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支撑,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所以要想办法让他们愿意来新疆,能够为新疆做点事情。这就构成了我们两次的“咖啡交流”。一次是从石河子回来,已经晚上11点了,晚上的咖啡商量了新疆可以做的项目,甚至可以做的一个基地。第二次在交流会之余在华凌大酒店也有一个咖啡座,程京院士、我和哈校长说用什么方式把他们请来?借鉴博鳌论坛,当时的博鳌还不如新疆乌鲁木齐,要把它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论坛,应该可以借鉴这种方式。由此产生每年能否办一个特色论坛,赋予一种含义。就像杨胜利院士说的:“喀纳斯这个名字起的非常好,第一喀纳斯是在新疆,但它又不完全是新疆的,它是世界著名的,具有神秘色彩和让人不断去探索的大地,它又确实在新疆。”我们当时谈的主要还是科学和学术交流,至少在磨合和碰撞阶段,要办一个学术论坛,冠一个“喀纳斯”,让它变成新疆的博鳌。这是当初的策划,我觉得还是很有创意的。

    说到把艺术加进去,它的意义在后面。第二年要办的时候,我带的团队和程京院士的团队在北京相聚,也是在咖啡茶座上。当时一直谈的是学术论坛,程京院士说:“谈学术论坛领域虽然不错,高度也不错,觉得有点窄,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艺术加进去。”这是程京院士自己提的。我说:“加艺术当然好,但是你我和艺术的直接关系非常说,至少从专业角度我们没有多少资格来谈艺术的问题。”



  • 【11:56:56】

    主持人

    当时的理解比较狭义了。
  • 【11:57:12】

    温浩

    程京院士说:“不对,我印象非常深,吴冠中画家到清华大学有一次交流。实际上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在清华大学学术高坛上能加入艺术家的思想碰撞,它的含义就不一样了。”
    科学显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逻辑性很强。杨胜利院士说:“喀纳斯正是因为有自然的神秘,甚至有一些传说,给人带来探索的欲望,在那种感觉下你的思维就更加开放,更加具有创新的思想。”艺术家往往没有火花就没有办法去创作艺术作品,这是大家都接受的。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不能简单地讲就是逻辑性、系统性和严谨性的问题,实际上应该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给科学带来活力,带来持续发展。
    这种理念一碰撞,让我们感觉到有自信。我给程京讲:“你会干什么艺术?”他说:“正在学写字。”我说我们原来也确实拉过提琴,也下过围棋。但对于艺术确实底气不足,经过我们的探讨,在博鳌其中的一个交流史当中,背后就是吴冠中比较有特色的画,想渲染一下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准备要开这个会的时候,我们做各种策划,把它变成册的时候加进了艺术。这个名字就变成了“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当时90%左右谈的都是学术交流,中间在喀纳斯有一些作品的展示和探讨,成分是比较说的。毕竟在策划过程中,经过程京院士的启发,大家一拍即合,把艺术放进去。但严格来讲,对它怎么样融合,怎么样体现艺术对科学创新的影响力,应该还是比较浅薄的。
  • 【11:57:30】

    主持人

    昨天我记得和您见面的时候,您还提到一点,对我们医生来说怎么和艺术融合?
  • 【11:57:45】

    温浩

    大家比较自然地联想到,艺术家一定要去思维奔逸,要无限地遐想,作出让世人能够接受的不朽作品的。但实际上我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回来在各种表达中其实也谈过这个感受。我在观摩我的导师,现在是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他是我见到做手术把它做成作品一样感觉的大师。我在他的指导和启蒙下,让我在当时手术台上就有这种感受。每个病人在这种大师做非常漂亮,近乎于完美的手术,也就是说创伤最小,病灶切除范围最彻底,整个手术清清楚楚,基本上非常废的手术动作,时间恰到好处。该快则快,该慢细致时非常细致。我们每个外科医生把手术做到他的水平上,真的是患者的福分。而且对我们来说,尽管辛苦,但是感觉到有辛苦之余的自我欣赏和自我感受。实际上这就是艺术作品了。
    昨天喀纳斯论坛的戏曲节目,请来金曼院长更是有这种表达,创作歌剧,能够经久不衰地去唱歌剧必须有科学的方法,也就是说歌剧是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否则是发不出那种美妙的声音来,很可能会把嗓子用坏了。
  • 【11:57:50】

    主持人

    对。
  • 【11:58:39】

    温浩

    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所以他一直在探索怎么样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艺术更加完美,更加长盛不衰。这显然是一个活生生的、典型的身边事例。虽然当时提议还不是那么深刻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从文字上说科学与艺术能够组合在一起,其实是赋予了很多的内涵。我是外科医生,我有这种感受。杨胜利院士刚才在致词中提到,一神秘就想探索,一想探索就一定是多层面的。金曼院长是我们这次请来的,特别想加大艺术家来谈科学问题。这样它的含义,它的生动,它的内涵就不一样了。
    我也要特别感谢医学部董尔南(同音)主任,我请他去作为国家基金委重要的生命科学的重要单位给我们讲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解、申报和执行的问题。他当时给我们推荐了两个艺术家,他们对科学还很关注。一个是金曼院长,还有一位是上海美籍的专家,但是几次都没有碰上,他是对于喉外科专业的管理和科学特别执著。
    第一届如果说更多的在面上和理论上去做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那么这一届有很多角色不一样,来谈立足于科学学术谈艺术,立足于艺术来谈科学。我们办会的特点就从比较多的学术层面明显地增多了艺术谈科学。除了今天主题大会,金曼院长从艺术和歌剧的角度来谈科学的问题。实际上在那拉提还安排了摄影专题,来谈谈大自然地美能给我们科学家提供什么灵感来。它把新疆独特的环境用摄像机展现给我们,当然也包括一些摄影技巧。使得科学家或者是院长们、学者们能有更多的灵感。同时我们也安排能够以新疆风景作为基础的绘画,绘画显然是艺术创作,它跟科学是什么关系?我们在那拉提也有这样的交流。我们还安排了新疆的书法,比较有影响的李芳也是新疆书法协会的副会长。虽然这次他不能上山,但是他第一次就参加院士、专家学者和书法家的融合,可以把他的作品拿到山上去。因为相当多的院士、学者也在学书法和摄影,但是学绘画稍难一些,肯定也有。 它的特色之一是不断地增大了不同艺术领域的比重,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来回过来说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这样就把当时策划的主题用更丰富的内涵,用更加多的角度,更加多的有影响的人物来进行。这是我们对喀纳斯论坛策划、组织,不断地完善到今天实际上更加的具体。
    如果说今天的组织是规模上最大的一次,也是代表人物最多的一次。不仅有艺术家代表,也有国内知名的院长。实际上临床医学作为科学水平目前在世界上是比较偏低的。所以临床医学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团队,除了技术平台,还有更多团队的融合。所以这次也邀请了院长更多地看看科学技术在医院里,怎么通过一些流程机制能够转化到对病人的预防和诊断治疗。这次我们也邀请了院长,院长在转化医学里有着独特的作用。一个愿意做科学研究的院长和对艺术有一种偏爱,或者是有一种爱好,他的思维方式,对医院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对科技的转化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次在那拉提上涉及了院长院士活动。院长思考问题,让院士们来点评。下午根据话题的不同还分了六个分论坛,甚至还安排了科学大讲堂,对健康管理,健康知识,社会也要知道。有时候既考虑到阳春白雪高端的科学探讨,同时还有普及的作用。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知识按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提法,要让它写在大地上,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写的水平高,一个是让大地上各民族百姓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这也是涉及分论坛最多的一次,分论坛话题和主题也是最广的一次。除了新疆重大疾病和特色领域、特殊技术领域,包括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制度和机制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大讲堂。只要普通百姓愿意了解健康,愿意了解食品安全问题,让他们能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让我们大师级的院士们、知名专家们能够给他们做一些科学普及的东西。这样内容更加丰富了,更加立体了。
  • 【11:58:52】

    主持人

    其实刚才您说的这些也是符合了新疆现在的大背景——援疆。我们这块是科技、智力援疆。
  • 【11:59:15】

    温浩

    我们当时策划的主要原因是怎么样让更多的院士和科学家能到新疆来,你得有个平台,这是当时设计的初衷。现在看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全达到了这种效果。按程京院士的话,原来是一个一个邀请,现在我们一个号召,一个策划让更多的院士,包括不同艺术家,还有生命、环境、艺术领域来参与。现在我们策划,明年的论坛现在就定好一个具体的时间,让更多在这个时间段里选择愿意来的,我想不仅仅是十一二位了,可能会有更多。更多的院士,更多的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医院管理者,当然还有大学的管理者(校长)这个层面都会铺开。就像哈木拉提校长讲到,刘延东国务委员到新疆医科大学来,在国内的会议上数次提到新疆有一个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中国科协在这个讲话以后专门到新疆科协来调研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的情况,把它列入科协的重要活动中。

    策划我们是六个人作为发起人,但实际上是得到了工程院为主的管理部门的支持。我们新疆科协同时又是两院在新疆的流动站,这就是全国智力援疆或者说培养人才援疆一种方式非常好的平台。
    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你们有效的和特殊的宣传,让新疆的多数人知道,会引起更多领导层面,专家层面和内地不同视野。我想这些院长回去以后也会有所参与,第一是更多的参与,第二是大家回去以后可能会借助论坛和内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这个影响力就远远不止在新疆的智力投入和智力援疆,也必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比如院士,工程院的院长们一定会把他们的影响形成决策建议,更多的就到了不同的省区。我们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比如张国梁主席主持一个嘉宾的建言献策座谈会,我们把这个会议的主要精神,同各个角度精神整理一个载体。通过第三届喀纳斯论坛能给自治区党委、政府就科技、医学、生命科学带来更可以操作的建议,这样形成一个建议载体,把它作为喀纳斯论坛的标志之一。我们办一个会应该有一些成果,让听众得到了收获,让参与者得到了收获,我们把它的精华整理成给自治区党委建言献策的载体。
    我们希望这次能形成一个特殊的收获吧。

  • 【11:59:31】

    主持人

    谢谢。

访谈直播

温浩

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院长、喀纳斯科学与艺术论坛发起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