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访谈|关爱女性健康,科学应对更年期-新华网
2025 11/04 13:11: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访谈|关爱女性健康,科学应对更年期

字体: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4日电 生命有其节律,健康需要智慧。面对从生育期迈向老年期的特殊生理阶段,如何科学认识并从容应对更年期,是摆在每一位女性面前的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至2030年,我国更年期女性群体将达2.7亿规模,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生活质量,更牵动着家庭和谐与社会发展。为传播科学知识、破除认知误区,本期新华访谈特邀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大妇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路静,围绕更年期防治知识展开深度对话,为女性朋友提供专业指导,助其开启人生的精彩新篇章。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大妇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路静接受本网专访。

  主持人:提到更年期,公众并不陌生。但从专业视角来看,更年期应如何定义?通常发生于女性的哪个年龄阶段?

  路静:更年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自然生理阶段,大多数女性在45—55岁之间进入更年期。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岁,若女性在40岁前绝经,则诊断为卵巢早衰。40—45岁之间绝经称为早绝经。绝经年龄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并受遗传、医源性因素、营养状况、社会环境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

  主持人:当前,中国女性在对更年期的认知上,是否存在一些常见误区?

  路静:确实存在三大常见误区。

  第一大误区是许多女性并未察觉自己已进入更年期。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30年,全球将有超12亿女性处于更年期,其中中国约有2.7亿。判断是否进入更年期,可参考一个简易标准:年龄大于40岁,且出现两次以上月经紊乱。据此可进行初步判断,但准确评估与诊断需依赖专业医疗检查。

  第二大误区是,部分女性虽意识到自身处于更年期,但未予重视,认为这是必经阶段,可以依靠意志力忍受。

  第三大误区是,尽管重视更年期,但未采取科学的应对方式。实际上,积极的治疗措施能显著提升女性中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

  主持人:在更年期阶段,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何种变化?可能引发哪些身体不适?

  路静:女性在生育期,卵巢会稳定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导致月经与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

  常见不适首先表现为月经紊乱,包括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减少,乃至闭经数月。其次,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可出现潮热、出汗等症状,夜间盗汗易干扰睡眠。此时期情绪易波动,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症状,还可能伴有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功能障碍。此外,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导致全身骨关节与肌肉疼痛,骨折风险相应增加。生殖泌尿系统亦会出现反应,如阴道干涩、性欲减退、性生活疼痛,还易反复尿路感染,以及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时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心血管与代谢方面同样可能出现问题,此阶段体重易增加,糖脂代谢异常,冠心病发病风险升高。皮肤方面,弹性下降,出现皱纹、干燥、粗糙等现象。

  主持人:更年期出现潮热、出汗是否属于正常现象?其持续时间通常有多久?

  路静:潮热、出汗是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症状,源于雌激素减少打破体内平衡,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该症状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大部分女性持续一至两年,部分女性可能持续五年或更长时间,随身体逐渐适应激素变化而减轻。若症状严重,会影响工作、生活及睡眠。性激素治疗是缓解潮热、多汗最有效的方法。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哪些睡眠问题?这些问题与生理变化有何关联?

  路静:更年期女性常面临失眠、多梦、早醒、易醒等睡眠问题,这与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雌激素能调节神经递质,增加总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孕激素则有镇静与催眠效应。当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共同下降时,将直接导致睡眠调节功能紊乱。此外,雌激素减少引发的潮热、盗汗,以及褪黑素分泌减少,都会进一步干扰睡眠。若睡眠问题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与治疗。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路静: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此阶段骨质流失速度加快,骨密度显著下降,骨量每年流失3%~5%。预防骨质疏松需从四方面着手:

  第一,饮食调整。多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并搭配蛋黄、鱼肝油或适量日照以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第二,坚持运动。进行步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体力允许时可配合哑铃等进行抗阻训练。

  第三,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与吸烟,以减少骨质流失。

  第四,定期检查。应定期监测骨密度,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易患哪些盆底疾病?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路静: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减少加之年龄增长,导致肌肉萎缩,以及生育造成的盆底损伤等因素,易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大笑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漏尿,或伴有尿频、尿急;以及盆腔器官脱垂,引发下腹坠胀感、腰骶部酸痛,严重时阴道口有组织物脱出,影响日常生活。此外,盆底组织弹性下降及阴道干涩可能导致性生活不适。

  应对措施需综合施策:盆底康复训练以凯格尔运动为核心,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专业盆底康复治疗。生活中需控制体重、改善便秘、避免提重物及剧烈咳嗽等加重盆底负担的行为。若症状严重,如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或重度子宫脱垂,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的心理状况及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家庭氛围。家人应如何提供关爱与支持?

  路静:更年期女性情绪不稳定可能使家人感到无措,甚至引发家庭矛盾。此时,家人应给予更多关爱。丈夫需理解与支持妻子,通过陪伴、交流、散步及分担家务予以协助;子女应多探望母亲,传递家庭温暖,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女性平稳度过更年期。

  主持人:更年期女性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要点?

  路静:饮食关键在于遵循“均衡、控量、健康”的原则。首先,确保营养充足,多摄入瘦肉、鱼虾、豆类以补充蛋白质,辅以新鲜蔬菜水果获取维生素与矿物质。其次,控制脂肪摄入,减少油炸食品与动物内脏的食用,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健康的脂肪来源。同时,需限制盐分与糖分摄入,减少咸菜与甜食的摄入,降低患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风险。最后,保证每日充足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机体正常运转。

  主持人:运动对更年期女性有哪些益处?从专业角度,您推荐哪些运动方式?

  路静:运动益处诸多,包括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体重,避免因代谢率下降导致的肥胖;刺激骨细胞活性,缓解骨质疏松;改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与抑郁。

  推荐运动包括:散步、瑜伽、团体舞蹈(如广场舞)、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若体力允许,可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并辅以抗阻训练。

  主持人:除运动外,女性还可通过哪些方式缓解压力、调节不良情绪?

  路静:建议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学会释放情绪,当感到压力时,主动向亲友倾诉。其次,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避免长期压抑情绪。再者,培养如绘画、音乐等兴趣爱好,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提升自信与生活乐趣。同时,应主动学习更年期相关知识,理性接纳这一生理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最后,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生活圈子,增加外出频率,以减少孤独感。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绝经激素治疗(MHT)。是否所有更年期女性都适用此种疗法?

  路静:绝经激素治疗是通过补充雌激素,必要时联合孕激素,以缓解潮热、多汗、失眠、阴道干涩等绝经相关症状的主要方法,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但并非所有女性均适用。存在禁忌症的患者,如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有血栓病史、严重肝病等,禁止使用。适用人群需经医生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药物剂量与用药方式等。治疗期间需规范随访,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全面评估,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或调整方案。

  主持人:对于存在绝经激素治疗禁忌症的女性,是否存在更安全的替代疗法?

  路静:若存在激素补充治疗禁忌症,可考虑辅助疗法,如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预防骨质流失。此外,物理治疗如经皮神经电刺激,有助于改善睡眠与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这些方法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选择。

  主持人:面对身心不适,部分更年期女性会选择服用保健品。您对此有何专业建议?

  路静:建议理性看待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替代正常饮食、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若有意服用保健品,务必先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切忌盲目购买。

  主持人:当更年期女性面临严重的身心健康困扰时,应寻求何种专业帮助?

  路静:若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需及时到精神心理科门诊,通过药物与心理治疗改善状况。若身体出现严重骨质疏松或其他慢性并发症,应尽快前往专业医院,接受多学科共同检查与治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经的生理过程,也是女性全生命周期中历时最长的阶段。女性朋友们可以通过心理调适,加强自我保健,寻求专科医师的科学诊治。我们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优雅、平稳地度过更年期。(张理峰)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