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放大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团结协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开放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治引领,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以党的政治建设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是民族地区高校建设的首要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确保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向不偏、步伐不乱,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落实政治责任。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责任制,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讲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忠诚,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广大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教育引导师生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二、加强思想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地区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想建设,关键在于要抓住“关键少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少数”如何率先垂范,并带动全体民众去获得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就是这个“关键少数”,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才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牢抓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想建设,首先要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主题教育根本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的深度,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其次,扎实推进学校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最后,探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贯穿民族地区党建全过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和魂”,制定任务、安排工作,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加强组织建设,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校党委坚持强化组织建设,以组织力激发党建工作引领力,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之源。一是以组织体系建设带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地见效。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优化设置基层党组织,配齐配优支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促进民族团结提供干部人才队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组织体系保障。二是打造“头雁”效应品牌。校党委定期选送“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先进要发挥“头雁”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民族团结,培养年青党员干部,确保民族团结工作人才不断、力量不竭。三是强化全方位组织功能建设。在校党委层面,对学校民族团结的较大事项行使决策权,各学院、各处室必须健全议事规则,发挥党支部在民族团结方面制度落实等的政治把关作用,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党支部规范化特殊化建设。

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气象。面对民族团结的重点任务,学校党委紧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树新风、立形象;以作风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促进重点任务落实。一是以作风建设紧抓“关键少数”,锤炼干部素质。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作风建设树形,以胡杨精神育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着力打造一批作风过硬、风清气正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以作风建设带动师德师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度;严格师德师风要求,建立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对于教师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好的作风建设塑造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用之才。三是以作风建设塑造良好“学风”。以过硬的作风建设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以良好的学风锻造一支有才学有能力的民族团结人才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广大师生,面向社会。作风体现素质,关乎形象,作风好不好,关系到学校的美誉度,师生的声誉度。作风建设功在长远、利在千秋,高质量的作风建设就是打造一支堪当民族复兴伟业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以党性修养激发广大党员、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新疆发展,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这是新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和宝贵的经验总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意识形态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作者徐健系兵团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