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涉县经济开发区,井元污水处理厂提标及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作为肩负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使命的关键项目,正以“民生工程”之责、“精益建造”之智,破解城镇水环境治理难题。项目涵盖19个单体构筑物与19.06公里配套管网,建成后出水水质将实现从“一级A”到“地表水准四类”的跨越式提升,不仅将大幅增强涉县区域水环境治理能力,更将为当地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工法破难题,精益施工提效能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工程中异型构筑物裂缝控制、曲面混凝土结构成型等长期存在的行业共性难题,项目团队组建专项技术攻关小组,深入施工现场摸排痛点、反复试验优化方案,成功研发 “圆形水池曲面混凝土结构成型系统柔性加固施工工法”与“PE型中水管道包封混凝土一次浇筑施工工法”,两项成果均获评河北省省级工法奖。为进一步将工法优势转化为施工实效,团队自主研制“管道包封混凝土一次浇筑固定装置”“池体止水螺杆连墙件”等专用施工机具,精准解决管道安装偏移、池体渗漏等施工难点。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大幅提升项目混凝土管道、金属管道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相关QC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多项奖项。
低碳建造护生态,智能管控树典范

项目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将BIM技术贯穿设计、施工全周期,通过三维建模优化空间布局、模拟施工流程,有效减少设计变更与材料浪费,凭借出色的BIM技术应用,项目荣获“新基建杯”“优路杯”等2项国家级BIM奖项。项目优化施工组织计划,将污水处理设备部件、管道、井室等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湿作业量减少40%,建筑垃圾排放量同比降低30%;污水源热泵房充分利用CASS池生化反应余热,预计投用后年耗电量可减少15%;同步配套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与能耗数据,为后期运营阶段节能降耗提供数据支撑。
“四新”应用赋能,创新成果丰硕
项目广泛应用“四新技术”,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研发并申报国家专利9项,涵盖管道固定、模板加固、设备安装等关键施工环节。发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施工风险研究》等专业技术论文8篇,系统总结工程建设中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方法。同时,项目凭借技术创新实力,先后荣获自治区“五小”创新成果奖4项、集团级优秀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奖各1项,充分彰显了企业在市政环保工程领域的综合技术实力与创新活力。
管网协同提质效,系统施策保长效
项目将厂区提标与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与改造同步推进、协同发力,新建19.06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全面替换冀津园区等老旧片区的破损管道,彻底解决区域雨污混流、污水直排问题,抗暴雨内涝能力显著增强。项目团队结合涉县实际,从规划衔接、管网建设、工程品质、再生水利用四个维度,形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的意见建议》,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高质量建设与长效稳定运行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作为环保基建领域精益建造的实践标杆,井元污水处理厂提标及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始终锚定“创新、绿色、品质”三大核心——以工艺创新破解施工难题,以绿色建造守护生态环境,以精益管理筑牢工程品质。项目不仅为涉县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以实际成效推动“治好城镇污水,护好绿水青山”的生态使命深度落地,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宜居的生活环境。(通讯员 赵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