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精神”艺术作品落成 奏响“艺术让城市更美好”-新华网
2025 10/20 10:47:33
来源:新华网

“哈密精神”艺术作品落成 奏响“艺术让城市更美好”

字体:

市民在新落成的雕塑前合影留念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19日电(周倩)金风送爽,艺韵流芳。18日,以“弘扬‘哈密精神’、同心逐梦未来”为主题的“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仪式在哈密火车站站前广场举行。这座通过“空间还原”和“情景重构”的艺术品,不仅为甜蜜之城增添一座打卡新地标,也让文化底蕴在城市空间自然流淌。

  10月18日,哈密市在哈密火车站广场举行了以“弘扬‘哈密精神’、同心逐梦未来”为主题的“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仪式。普拉提·尼亚孜摄

  该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设计制作。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泉纯介绍了作品的创作初衷、艺术特色、形式风格等,作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由建筑空间和历史叙事两部分构成。作品以哈密老火车站的空间形象为背景,用写实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1987年7月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由45尊、15组雕像依不同的故事线组成,分为首章《哈密精神之源起》、第二章《哈密精神之意蕴》、第三章《哈密精神之守望》、终章《哈密精神之升华》四个篇章。作品将历史事件视觉化、空间化、场景化,让市民和参观者身临历史场景,沉浸式感知当年这一历史性场景。

  1987年7月,因特大山洪冲毁铁路,1万多名旅客滞留在仅能容纳300人的哈密火车站,哈密各族群众对滞留旅客展开无私援助,诞生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2024年2月,特强寒潮来袭,哈密区域大批旅客滞留,哈密市各族干部群众倾力救助,传承弘扬了“哈密精神”。“哈密精神”成为哈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活动现场,1987年“哈密精神”亲历者代表、2024年“哈密精神”传承者代表、老干部代表、援疆干部代表、社会各界代表等与哈密各族群众齐聚哈密火车站站前广场,共同见证“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在空间还原和情景重构中穿越时空,“重返”1987年哈密各族群众无私援助滞留旅客的感人时刻和2024年再次大规模援助滞留旅客的温暖瞬间,切身感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哈密精神”。

  “传承践行哈密精神,我们要秉承无私奉献品格,激发干事创业使命担当……”仪式上,1987年“哈密精神”亲历者、2024年“哈密精神”传承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劳动模范代表、妇女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部队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群众代表,共同宣读《哈密精神传承践行倡议书》,共同为“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按下按钮、点亮球形灯。

活动现场,1987年“哈密精神”亲历者代表讲述当年经历。

  82岁的亲历者殷平欣、77岁的王秋爱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当年的情景。她们说,当年大家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直到今天她们仍用行动影响着身边人,带动更多人做好人做好事,这就是“哈密精神”的不竭动力源泉。

  另外,现场嘉宾和观众通过扫描雕塑旁的二维码,便可观看1987年哈密群众援助滞留旅客的真实故事,更直观地了解哈密精神的传承。《哈密精神》情景式公共艺术作品落成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各界嘉宾和各族群众纷纷在“弘扬哈密精神·同心逐梦未来”签名墙上写下对“哈密精神”的感悟、对甜美哈密的祝福。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