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的实施,为阿拉山口口岸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作为条例实施的直接受益者,切实感受到了口岸发生的直接变化,而阿拉山口综保区也在条例的推动下,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口岸经济发展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宋玉龙 摄
企业是《条例》实施的直接受益者。依托阿拉山口的区位与政策优势,不少企业在此扎根发展,形成内外联动的市场格局,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家红介绍,新博管道以埋弧焊接钢管的生产、防腐为主营业务,主要用在石油、天然气、水、暖气等管道输送工程领域。公司产品借助口岸优势,形成以中亚五国市场为一极、以国内及新疆市场为一极的“双供”格局。公司选择落户阿拉山口,主要原因是阿拉山口的地理位置优势,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便捷,综合保税区政策可以做“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对开拓中亚五国等国际市场具有明显优势。
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宋玉龙 摄
口岸基础设施完善与通关能力逐年提升,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明,高效的口岸服务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更具优势。郑家红说:“口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通关能力保障,对企业产品出口时,降低成本、缩短时间、保障工期等方面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比如在2023年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钢管项目时,6月份的发货是把产品运到精河装车,从霍尔果斯换装、出口,历时一个月才发出。而到了7月份,直接从(阿拉)山口装宽轨出口,10天就完成发货,让企业在成本、时效方面有了巨大优势,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条例》的实施,更为阿拉山口综保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综保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93%的大幅增长,正是通关效率提升、产业协同增强的生动体现。
阿拉山口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成军说:“《条例》的实施,为综保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方面,通关效率显著提升。《条例》明确提出要‘加强口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阿拉山口综保区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智慧口岸’的建设,实施了查验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大幅缩短了企业产品出口中亚、欧洲的运输时间,显著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产业协同效应凸显。《条例》通过鼓励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有力推动了境内外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区内企业积极构建跨境原料供应体系,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实践证明,《条例》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综保区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更为综保区内装备制造、粮油加工等企业扩大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未来,阿拉山口综保区将持续用好《条例》政策工具,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入驻,为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能提劲。
航拍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格日乐图 摄
张成军表示,《条例》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也有明确规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方面,进一步优化各类运输网络,提升货物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运输条件。在水电暖供应、通信保障等基础设施配套上,也将不断升级,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满足各类企业的入驻需求。
从“通道经济”到“产业经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经济发展促进条例》正为阿拉山口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这座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必将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崭新篇章。(宋玉龙 格日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