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新疆若羌县近年来持续推动“低空经济+农业”融合。眼下,随着5139亩各类甜瓜陆续成熟,若羌县瓦石峡镇首次将负重无人机纳入甜瓜采收体系,不仅大幅提升了采收效率,更标志着传统农业向智能化、集约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吐格曼辖区种植户闫帅的240亩西州蜜瓜迎来丰收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采收现场多了一位“空中搬运工”——负重无人机正穿梭于瓜田与田埂之间,将一袋袋蜜瓜精准吊运至集散点。
“飞手”娴熟操控无人机悬停在田间指定点位,瓜农立即将装有九成熟蜜瓜的编织袋挂上吊钩。仅用2分钟,无人机便将60公斤蜜瓜运至田埂边,接应瓜农将其轻卸于棉被上,全程耗时不足3分钟,又快又稳当。
“往年采收要请十来个人,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碰伤甜瓜;现在只需三、四人装袋,两、三人下货,加上与邻居合购的1台无人机,效率提升2倍以上。”闫帅介绍说。
瓦石峡镇因昼夜温差近20摄氏度、年均日照超3100小时,所产西州蜜瓜中心糖度达16%—17%,较其它蜜瓜高出3—4个百分点,甜度优势明显,且皮薄肉厚、脆甜多汁,但同时也对运输损伤极为敏感——传统人工搬运易导致表皮破损,影响售价。
正因如此,无人机的柔性吊装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其精准悬停能力可避开未成熟瓜藤,让瓜安全顺利生长;全程零磕碰的特性使蜜瓜表皮完好率达100%,进一步放大了蜜瓜的品质溢价。
随着无人机转运效率提升,瓦石峡镇政府同步引入“电商直采+邮政专线”模式。首批上市的蜜瓜中,县域电商已锁定1200公斤订单,中国邮政更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地头——机场”12小时直达。
闫帅介绍,今年蜜瓜亩产1200—1500公斤,其中符合电商选瓜标准的每亩有400公斤左右,按当前市场行情,亩收益在1500—2000元。
随着若羌县农田智慧化管理的推进,农用无人机在“耕、种、管、收”全环节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装备。低空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推动更多智慧农具进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提质增效。(郭城 黑峥嵘 牟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