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千年时光,阅遍丝路芳华。大家好,我是疆小新!
《西游记》中写到,唐僧与唐太宗结为异姓兄弟。而事实上,唐僧的原型玄奘真的有过一个结义兄弟,那就是高昌国王麴文泰。在麴文泰的资助下,玄奘顺利抵达印度取回真经。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出土的《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便是这段友谊的见证。
唐贞观年间,玄奘只身一人跋涉万里,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发源地,求取“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真经。路过当时的伊吾,也就是如今的哈密时,被当时的高昌国王麴文泰邀请,为当地信徒讲经说法。
唐太宗时期,高昌城内寺庙林立,高昌国王笃信佛教,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挽留玄奘。可玄奘明确表达,西行求法意志不可动摇。最终,二人结拜成兄弟,麴文泰为玄奘准备西行路上需要的物资,并提出等玄奘取经回来之后,在高昌停留3年,接受他的供养。玄奘离开高昌时,两人抱头痛哭,“伤离之声振动郊邑”,感人至深。
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时,本意赴高昌国,履行他对麴文泰的承诺。然而那时麴文泰已经去世,玄奘带着遗憾东返长安,书写出取经历程,即《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共有12卷。吐峪沟石窟寺出土的《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高16.5厘米,长19.5厘米,整卷残缺近三分之一,年代为贞观二十一年至永徽二年期间写本, 是目前学术界所发现的数十种《大唐西域记》中年代最早的写本。这份写本残卷既见证了玄奘与麴文泰的友谊,也证明了古代西域多种宗教交融共存的事实,反映出古代西域与中原在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密切交往的史实。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