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阿拉山口,风里带着边城戈壁特有的清爽,却吹不散“司机之家”里的浓浓暖意。推开大门,一派热闹景象扑面而来:休息区的沙发上坐满歇脚的司机,厨房里飘出饭菜香,淋浴间的热水哗哗流淌,处处透着家的自在与舒心。这座专为货运司机打造的歇脚点,像口岸旁的一块暖石,默默焐热了无数奔波在外的旅人。
张滨是这条货运线上的老行家,常年往返于阿拉山口与周边城市。他攥着刚接满热水的杯子,嗓门洪亮地说:“我们跑货运的,常年在路上颠沛,最盼的就是能有个踏实歇脚的地方。阿拉山口这地方,我常来送货,自从第一次来‘司机之家’,就爱上这个地方了。”
司机之家外景。刘丽娜 摄
环顾四周,屋里的设施样样齐全又贴心。24小时不断的热水能瞬间洗去一路征尘;共享厨房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摆得整整齐齐,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亲手做上一顿热乎饭。夏宇是这里的“常客”,每次送货到口岸,“司机之家”都是他歇脚的首选。他风尘仆仆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指着设施感慨:“你看这洗澡的地方,热水随时有,跑了一路满身汗,洗个热水澡浑身都舒坦。想自己做点热乎饭,厨房里啥都齐全,服务太贴心了。”
志愿者正在为中外司机提供服务。刘丽娜 摄
休息区的沙发上,货运司机李逢波正靠在那儿刷手机,还时不时和工作人员搭两句话,旁边的自助洗衣机转得正欢。“这个月我都来四次了!”他晃了晃手机,笑着往淋浴间抬了抬下巴,“洗衣服的地方、茶水间样样方便,环境又干净。有啥事儿吱一声,人家立马就帮着办,真是跟家里一样暖心。”
这里的温暖,不止于设施便利,更藏在人与人的相处里。休息区角落里,夏师傅正和几位相熟的司机在聊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跑线的见闻,偶尔有人帮忙收拾桌面,有人分享美食,像一大家子般热络。“我每个月得来两趟,这儿不光是歇脚的地方,还认识了不少同行朋友。”这里的贴心不止于洗澡、做饭这些便利,更难得的是一股团结劲儿——司机们和工作人员常一起聊天、维护环境,像一家人似的。“跑过不少服务区,论体验还得是这儿。”夏师傅放下茶杯,语气里满是认可,“在外奔波的人,就盼着这份实在的温暖,阿拉山口是真把我们司机的需求放在心上了。”
说话间,又有几辆货车停在门口,司机们熟门熟路地走进来,有人径直去接水,有人往厨房拎着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着每个人舒展的眉眼。这个“暖心港湾”,正用细致服务温暖着每一位司机的旅途,也让这座国门城市的文明温度,在车轮滚滚中不断传递。
“在司机之家做志愿者的这一年多,最暖的是看到师傅们笑容。他们跑长途不易,能让他们歇歇脚、吃口热乎的,就是我们做这事的意义。这里像个临时的家,我们就是守家人。”司机之家志愿者巴音花说。(龙证宇 张子怡 艾则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