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旅客过夜用房项目以精益建造打造精品工程-新华网
2025 08/01 17:21:58
来源:中建新疆建工四建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旅客过夜用房项目以精益建造打造精品工程

字体:

  中建新疆建工承建的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建配套旅客过夜用房项目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新建两栋酒店单体建筑均为六层。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助力乌鲁木齐机场充分发挥门户机场优势,高效驱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联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等外向型功能区,有力推动构建共建“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项目党支部于2024年4月成立,管理人员18人,党员6人,团员青年3人,以“党建红”引领“建设蓝”,助力项目精益建造实现完美履约。提前7天完成地下室主体施工,提前10天完成精选服务用房封顶,提前9天实现项目主体全面封顶,荣获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级安全文明工地,自治区绿色施工竞赛一等奖,中施企协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三星级评价等荣誉。

  项目以智慧建造为抓手,借助BIM技术应用、施工过程管控、质量追溯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质量问题可追溯、可管控,成功攻克大跨度钢结构安装、工序协同与资源拥堵等难题,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并缩短了工期。

  智慧工地铸牢安全防线

  项目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构建起全流程智能监管体系,提炼形成15项可推广的安全管理创新成果。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实现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整改闭合率持续保持100%,先后获评乌鲁木齐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荣膺2024年度建工“安全达标示范工程”称号,自治区住建系统安全生产观摩示范项目,以科技赋能实现“零事故”智能建造。

  BIM技术赋能施工全流程提质增效

  项目大力推广BIM技术深度应用,成立党员突击队以BIM技术为核心突破口,精准完成6次施工平面转换四维模型搭建,成功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动态管理,有效破解场地布置、管线综合排布等施工难题。在此基础上,项目技术团队创新将BIM与GIS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建筑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协同管理体系,为项目智慧化决策、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针对钢结构施工关键环节,通过BIM技术提前开展深化设计与拼装模拟,实现构件工厂标准化预制、现场精准栓接组装,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动态任务看板破解装修施工协同难题

  面对装饰装修阶段工序复杂、交叉作业频繁的挑战,项目创新引入“动态任务看板”工作机制,由项目经理牵头组建专项小组,建设任务按楼层、区域拆分,将每项工作均拆解为含施工区域、材料规格、工艺标准、责任人及时间节点的可视化任务卡,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实现目标实时共享,项目管理人员每日晨会按照看板分配任务,午休及下班前通过拍照、数据填报更新进度,成功化解资源调配困难,设备到货延迟等问题。

  “错峰调度”破解电梯拥堵困局

  面对两栋单体同步施工导致的货运电梯拥堵难题,项目团队通过5天实地调研,精准掌握各班组运输数据。据此创新实施分级错峰调度方案,按材料紧急程度划分运输优先级,统一规划运输路线。该方案使电梯使用效率显著提升,材料运输平均等待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8分钟,运输路线长度由平100米优化至60米,整体运输效率提升40%,直接节约工期近7天。

  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技术骨干先锋作用,成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与青年创新工作室,组建“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完成1项科研课题立项,斩获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形成1项省部级工法、1项QC成果,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

  7月2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建配套旅客过夜用房项目(B地块)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的顺利完工意义重大,不仅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运营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将进一步完善机场配套设施,大幅提升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机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这支年轻的先锋队伍将继续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建设征程中砥砺前行,让党旗在项目建设一线高高飘扬!(通讯员 李伟鼎 杨山 王少荣)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