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新疆禾丰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智能化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作人员熟练地将肉鸡放置在智能挂机台上,随后,肉鸡便顺着流水线,依次经过电击、沥血、脱毛等自动化程序,精准而高效地被传送至分割车间。谁能想到,这片充满活力的生产区域,一度是空闲厂房。
在分割车间,员工伊丽米努尔·阿卜力提普正在仔细地将分割好的鸡肉进行称重。她穿着整洁的工装,眼神中透着希望。伊丽米努尔·阿卜力提普来自和田县朗如乡,是今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时我还在为找工作发愁,在墨玉就业平台公众号看到这里招人就赶紧来了。公司包吃包住,每月保底3000元工资,而且还能在智能化车间里学习技术,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伊丽米努尔兴奋地说。中午吃完饭在公司里的宿舍午休时,她给妈妈打视频说:“这里工作环境很好,厂房又宽敞又亮堂,宿舍环境也好。我现在已经学会如何精准地称肉了,技术员说这参数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包吃包住,工资还能攒下大半,等年底就可以给咱家里换个更大的电视和新冰箱了。”
同样刚入职的墨玉县喀尔赛镇大学毕业生茹柯耶姆·图热托合提也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新工作。2020年毕业的茹柯耶姆,曾为了一份稳定工作四处奔波。如今,她幸运地入职了这家公司,成为了一名销售文员。入职第一天,她坐在崭新的办公室里,难掩喜悦之情:“以前总觉得回家找不到好工作,没想到家门口的厂房能变成这么现代化的智能化车间。现在我每月工资3000元,转正后能拿到4000—5000元,还能从事自己喜欢的销售内勤工作,看着曾经空荡荡的厂房如今满是忙碌的生产线,我特别有成就感。”
2025年4月,墨玉县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利用闲置厂房,成功引进了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随后,该企业与墨玉县玉华集团合资,依托闲置厂房,迅速改造出了3座生产基地。如今,这3座生产基地已串联起饲料加工、肉鸡孵化养殖、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旗下的和田禾丰牧业有限公司的饲料厂已生产饲料2000吨,保障了养殖场饲料的充足供应;和田金丰牧业有限公司在墨玉县扎瓦镇、喀尔赛镇、和田市等地的养殖场累计引进种蛋320万枚,143万只鸡苗已进入养殖场,81.55万枚种蛋正在孵化,形成了“饲料—养殖—屠宰—销售”的闭环。屠宰后的鸡肉在分割车间分割成鲜品和冻品,销往各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公司负责人赵小中感慨地说:“这些厂房真是帮了大忙,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生产车间,让我们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设备检修、调试和投产运营,比新建厂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如今,我们公司的两条生产线日均屠宰3.5万只肉鸡。年底前,我们还有信心冲刺日均10万只的屠宰产能。我们的产品不仅供应喀什、伊犁、乌鲁木齐等地,还计划出口,我们致力于打造外向型产业链。”
该公司的3座生产基地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6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技术性工作。奎牙镇光明村群众茹则妮萨·麦麦提就是其中一员。她原本靠干零活补贴家用,收入并不稳定,生活一直没有起色。两个月前,她从乡里的零工市场得知该公司养殖场招收饲养员,便果断报名入职。如今,她已经在该公司位于喀尔赛镇的养殖场干了两个多月,熟练掌握了饲养技能,并提升为组长,每月能拿到4000元工资。茹则妮萨笑着说:“以前干零活,工作不稳定,心里也不踏实。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有这么好的工作,工资稳定,我还学会了怎么熟练地带着组员巡检鸡棚、检查水线、粪带等专业性东西了,会的技能又多了一个,自己生活也有了保障,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从闲置厂房到智能化生产车间,从打零工、发愁找不到工作到成为智能化生产车间的现代化工人,墨玉县的群众正踩着产业链的节拍,把日子过得越来越鲜活。那些曾蒙尘的厂房,如今成了孕育希望的土壤——饲料厂的谷物香里藏着踏实,养殖场的雏鸡叫里裹着期待,屠宰车间的流水线上奔涌着生活向好的力量。在这里,每一份稳定的工资、每一项新学的技能,都在悄悄改写着寻常人家的日子,让闲置的角落长出了热热闹闹的未来。(日孜完古丽·买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