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龙山脚下,一堂跨越6年的特殊“思政课”持续引发关注。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公司)孔雀河作业区与库尔勒市第三中学携手,自2019年起打造“能源思政课”品牌,累计吸引6000余名师生徒步168公里,走进西气东输一线场站,实地探访中感受国家能源命脉脉动,磨砺意志、开拓视野。
图为今年正在徒步的库尔勒市第三中学师生。裴子锌供图
孔雀河压气站以前隶属于库尔勒作业区,这堂能源思政课是2019年在库尔勒作业区主任罗潇的努力下正式“开课”。当时,罗潇目睹库尔勒市三中学生徒步远足,突发奇想:“能否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国家能源工程?”这一设想与该校党支部书记冯志一拍即合。
图为2019年,罗潇为学生讲解建站历史。邓贞辉 摄
当年4月30日,孔雀河压气站首次向公众开放,1200名师生站满停机坪,聆听天然气管道建设与西气东输工程讲解,拉开了能源思政课的序幕。“这是站场投产后首次‘开门迎客’,孩子们眼中的好奇让我们意识到,这不仅是科普,更是厚植家国情怀的契机。”罗潇回忆道。
从此,库尔勒市三中到孔雀河压气站往返28公里徒步,成为每年春天的“必修课”。师生们清晨9点从学校出发,穿越龙山,用脚步丈量能源管道,抵达场站后分组参观生产区,聆听专业讲解。作业区员工化身“教师”,从管道运行原理到家庭燃气安全,从国家能源战略到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科普能源知识。
图为孔雀河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孙韬给学生们介绍西气东输一线压缩机组。裴子锌 摄
今年,青年员工朱兴涛首次授课,通过发放图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管道保护的重要性:“泄漏不仅危及安全,还会破坏生态,这堂课让孩子们成为能源安全的‘小宣传员’。”
库尔勒市三中德育主任马天虎已是第四次带队,他感慨道:“第一次参观时,连我都被震撼,绵延的管线、轰鸣的压缩机,让书本上的‘西气东输’变得触手可及。现在每个班都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效应显著。”
高一学生谢宇鹏说:“原来新疆的天然气要靠这些‘工业重器’送往全国,我对能源行业的兴趣更浓了。”
图为孔雀河作业区开展管道保护宣传活动。裴子锌 摄
六年时光,这堂思政课实现了从“企业开放日”到“校企共育品牌”的升级。2024年,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孙韬的讲解让一名男生立下“报考石油院校”的志向,成为他最难忘的“教学成果”。“我们不仅要讲技术,更要讲‘国之大者’,油气管道是能源安全的‘生命线’,西部管道人‘用脚步丈量守护管道’的精神,正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思政教材。”孙韬表示。
库尔勒市三中秉持“崇德尚美”办学理念,将远足与能源教育结合,让思政课“走新”更“走心”。冯志说:“徒步磨砺意志,参观启迪认知,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厚植家国情怀,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裴子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