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三十四团推广“孜然+”种植模式的实践探索-新华网
2024 03/29 14:43:22
来源:二师融媒体中心

二师三十四团推广“孜然+”种植模式的实践探索

字体:

思路一变天地宽

——二师三十四团推广“孜然+”种植模式的实践探索

  干旱地区种植什么作物高产?“一地多收”如何实现?近年来,二师三十四团从做好“土”字文章入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推广运用农作物套播复播模式,在新品种选育、科学种植、提升机械化程度、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向高效而行,让职工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在茫茫戈壁上走出了“孜然+”的产业发展之路。

  转变思路 打造助农增收新引擎

  天地启春色,万物生新意。3月22日,塔里木垦区春雨初降,伴随着丝丝凉意,记者走进三十四团十一连孜然试验田,在一张张特宽膜的保护下,一行行新苗初露头角,挨挨挤挤地聚在一起,在细雨中耳语着新一年的希望。

三十四团十一连孜然试验田内,一行行新苗初露头角。

  “这片试验田采用的是特宽膜‘膜下滴水冬灌’冬播孜然技术,种植的品种是我们经过对比筛选出的‘新孜然3号’,眼下孜然长势良好。如果今年试种成功,接下来将大面积推广。”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剑洪说。

  罗剑洪口中的特宽膜“膜下滴水冬灌”冬播孜然技术,是三十四团对孜然早播高产技术的又一创新探索。该技术能够实现孜然早播早发,在缓解春季农业机械作业压力的同时,产生节水、增温、保墒、抑盐的作用。其中,4.4米特宽膜较常规膜可增加孜然播种面积40%,将一膜12行增加至22行,可有效提高孜然单产,为全面推广“孜然+”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三十四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何朋正在向记者介绍孜然早播早发新技术。

  三十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中间地带,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灌溉单位,现有作物种植面积19.06万亩,其中,棉花12.6万亩、粮油作物2.5万亩、红枣3.86万亩。受地缘因素影响,团场春季风灾和低温霜冻频发,每年棉花受灾重播面积比例为10%~20%,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团场农业发展。

  为破解难题,三十四团党委精准调研市场需求,紧盯市场变化,有效解决“种什么”的问题。根据棉花苗期生长慢、土地覆盖率低,孜然喜凉、生育期短、早播早发等特点,于2021年冬季开始探索利用机采棉膜上66厘米大行空间,推广棉花套种孜然3.9万亩。2022年,实现孜然总产854吨,平均单产22公斤,亩均增效400元。在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的同时,也通过合理规划作物的生长空间和养分需求,保障了棉花的高产稳产,为种植户带来了额外收益,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肯定。

 持续发力 推动农业生产再提速

  俗话说:“变则通”。在前一年探索种植的基础上,2022年棉花秋收后,三十四团党委立足一个“早”字,在冬耕冬灌前便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安排下一年“孜然+”种植工作,动员职工群众提前处理土地,增加单膜内套种、复播孜然的行数和每穴的下种量,孜然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并提前孜然播种时间,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力争在有限空间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2023年,三十四团推广“孜然+”模式种植10.7万亩,孜然平均单产40.1公斤,总产4000余吨,产值1.41亿元,职均亩增收1200元。

  三十四团四连职工袁菁菁是三十四团的“孜然高产户”,这两天,她的棉田里刚播下孜然,正在滴水,为接下来的棉花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在三十四团四连条田里,一台农机正在进行常规膜孜然播种作业。

  2023年,袁菁菁在团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抱着尝试的心态初次在64亩棉田套种了孜然,实现每亩增加产值2520元,亩增收2350元,64亩土地共增加产值15.04万元,成了该团推广“孜然+”种植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今年,她继续采用孜然“干播湿出”棉花“膜下滴水春灌”错时套种技术,对棉田套种的孜然进行加密种植,她种植的这块地也成为兵团春季农业高质量发展暨防沙治沙现场会的观摩点。

  提起“孜然+”种植模式,袁菁菁高兴地说:“去年,我在棉田里套种了孜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棉花套种孜然可以少浇一遍冬灌水,节省约1万元的水费,而且棉花套种孜然还能防风、防虫害,帮助棉花塑形,实现‘一地双收’,既科学又高效。”

  孜然“干播湿出”棉花“膜下滴水春灌”错时套种、冬灌春不复水顶凌铺膜播种孜然错时套种棉花、孜然“干播湿出”错时套种玉米、孜然“干播湿出”复播大豆……如今,在三十四团广袤的田野里,处处都能看见“孜然+”种植模式的应用。

 辐射带动 赋能乡村振兴阔步走

  八连职工庞玉伦经营农机多年,今年,他看准商机购买了新播种机并进行改良,适用于孜然播种。庞玉伦说:“在2023年孜然高产高效的加持下,职工群众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纷纷主动要求种植孜然。当前正是春耕春播时节,我的播种机抢手得很,周边连队职工也在预订,每天能播种100多亩地。”

在三十四团八连条田里,一台农机正在进行特宽膜孜然播种作业。

  今年,三十四团共投入746台(套)农机具用于孜然播种工作。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加快了孜然播种的速度,为团场农业生产按下“加速键”。

  “大家如今的种植热情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八连党支部书记张富安说,“最开始,大家都不敢尝试套种或复播孜然,只有连队‘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种,是团里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职工才接受了‘孜然+’种植模式。”

  三十四团通过抓政策引导、深入实地宣传动员,充分调动职工选择“孜然+”种植模式的积极性,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利益联结机制,引进了铁门关市新之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种植户与铁门关市新之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由公司向种植户提供种子,进行播种、采收等工作,最终孜然产生的收益与种植户平分,让种植户吃上了“定心丸”。

  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三十四团积极利用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挖掘土地潜力,创造更多价值,让“孜然+”种植模式在本地农业发展中脱颖而出,不仅被师市各团场广泛推广应用,还吸引了疆内地方乡镇及其他师市前来学习观摩。今年以来,三十四团已迎接十三师、四师六十四团等单位观摩学习十余次,二师铁门关市孜然春播现场会在三十四团召开,兵团春季农业高质量发展暨防沙治沙现场会也在三十四团设置了观摩点。

  春风浩荡,产业花开。向科技要创新、向土地要效益的“孜然+”种植模式,已成为三十四团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促进职工多元化增收的有效路径。今年,三十四团全面推广“多熟制”模式,实现“孜然+”种植13.5万亩,释放了团场坚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信号。三十四团党委书记、政委宁丰表示,好技术要让职工群众用得上、得实惠。三十四团将继续坚定信心、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孜然的产量和质量,完善孜然的高产栽培技术,把产量做出产值,把产值做出效益,让“孜然+”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硬核”支撑。

  记者手记: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孜然+”种植模式的探索实践表明,乡村振兴路上,不仅要有向天向地要产业的气魄,还要有用“小产业”去撬动“大振兴”的智慧。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无限希望,每一项产业发展好了都是惠及面广、造福一方的产业。种植户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更让我们感觉到,好机遇加上好政策,振兴的不只是产业,鼓舞的更是人心。一粒粒“小小的”孜然,饱含着浓浓的乡土乡情,也承载着种植户“大大的”致富梦。

  基层的故事写不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种抢机遇的希望在升腾,一股谋发展的热潮在涌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考中,三十四团,正在留下别样的精彩。(李莉 张静 成伟龙)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