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铁门关市也有自己的滑冰场所了,孩子非常开心。今天,借着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我带孩子来公园滑雪溜冰,让她在学习之余好好放松,希望以后每年都会举办这类活动。”1月1日,在铁门关市雁鸣湖公园体验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的市民张成宏说。
年终岁尾,冬意正浓。迎来一年中最冷时候的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正在享受冰雪活动带来的“腾腾热气”。
不止冬季,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四季皆有美景。2023年,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累计接待游客358.32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77%和80.66%。
成绩的背后,是百分之百的努力。
近年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旅部门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文化传承亮点频出、文旅融合异彩纷呈、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旅项目“破土生长”、公共文化蓬勃发展,一幅幅激扬文化自信的壮丽画卷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规划引领把资源“串成链”
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地域辽阔,东西跨距500公里,南北绵延830公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依托资源优势,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旅部门高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成立文旅投资公司,制定《第二师铁门关市旅游品牌创建奖补办法》,培育铁门关半程马拉松、双丰梨花节、胡杨摄影节等品牌,持续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有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红色“富矿”,打造文旅融合格局。目前,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共有AAA级景区4个,文旅产业活力充分释放,游客“游、购、娱”项目更加丰富。
“我们把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文化资源等有机结合,把文旅资源‘串珠成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一体推进。”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明星说。
政府搭台让文化好戏“唱不停”
“文化节上的节目都非常精彩,2023年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开展的每一场文艺活动我都没落下,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各种艺术表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民王锁霞说。
2023年10月14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届丝路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以铁门关发展历史为背景的大型文艺演出亮相舞台,通过古韵、军垦、立足现代展望未来的传承元素,以系列原创歌舞表演全面展现丝路文化魅力、军垦新城风采。悠扬的钟声、激昂的鼓声、演员们飘逸的身姿舞动长空,剑光如虹,获得观众喝彩。
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有舞台。
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坚持为群众“搭台”,让好戏不停。2023年,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旅部门组织开展“燕赵精品进师市”活动,邀请河北省吴桥杂技团、河北和湖北残疾人艺术团、河北省歌舞剧院、唐山市演艺集团赴师市开展演出40场次,惠及干部职工群众4万余人次。师团两级组织开展春晚、焰火表演、社火展演、“百日文化广场”等各类节庆活动370余场次,惠及职工群众13万余人次,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服务模式更加贴近群众,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师团连三级与周边邻近地方县乡村组织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27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3万余人次,促进兵地各族群众交流交往。
“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基层文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更多‘文化好戏’惠及更多职工群众。”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莉华说。
生态底色为全域旅游“加码”
每年十月,暖阳之下,生机勃发。邂逅胡杨林,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走进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罗布湖塔塔秘境景区,河流、湖泊、沙漠、胡杨林交相辉映,沙丘在蔚蓝的湖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倒影,舟行其上,游客们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宛若置身于遗世独立的仙境。
该景区由三十一团和巴州尉犁县兵地双方联合招商引资打造,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体,兼具人文景观,为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地。“胡杨太美了,在这里真的能够体会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颜筱说。
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境内,塔里木河蜿蜒流淌、塔克拉玛干沙漠神秘浩瀚、博斯腾湖波光潋滟……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师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美景和生态资源。
依托绿水青山、沙漠风光,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全力保护生态宝库,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财富,不断夯实生态基础,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文旅建设全过程。
“坚决不搞大开发!”该景区负责人韩梅介绍,景区在开发时注重保护当地原始的生态胡杨林,遵循当地特色地域文化,依景设点,以良好生态底色为全域旅游加码。
保护中发展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蒲昌城又名“都热力”“都拉里”“都纳里”,因临近古蒲昌海(今罗布泊,自汉至唐称为蒲昌海)而得名。
“蒲昌城是清末时期库尔勒至若羌交通重镇和驿站,促进了塔里木河下游区域的屯垦开发。蒲昌城采用隔层夹铺红柳及芨芨草的方法构筑,历经100多年。”三十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衡量介绍,近年来,三十四团加大文物保护政策宣传力度,每逢周末节假日,大家就会来到三连营区内的蒲昌城,为文物保护碑描红、补漆和维护,并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读文物保护法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文物古迹安全巡视,切实提高群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知晓率,营造人人参与文物保护的浓厚社会氛围。
守住文化传统,才能留住历史根脉。近年来,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坚持保护和传承齐头并进,完成师市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和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摸底统计,编制完成5个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界碑、界桩及文物保护碑的树立和档案整理工作,组织开展非遗申报命名工作和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活动40余场次,让非遗“活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新铁门关市自然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旅游+’,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推出一系列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的精品文化和旅游线路,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造更高品质的旅游生活空间,用文化塑造旅游产业生产力,为师市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增彩。”侯莉华说。(通讯员魏承亿 记者王江平)